十九日 化剎那為永恆
◆1‧19 《農十二月‧初五》
【靜思小語】把握一秒間發出的善念,恆持不輟。
把握剎那,一生無量
啟程前往桃園靜思堂前,上人參與海地賑災視訊連線會議,殷囑已抵達多明尼加的先遣團隊凡事小心,須確認安全才能前進,照顧好自己的平安。未來海地的中長期援助,多明尼加慈濟人身擔重責;要凝聚精神理念,用心於人間菩薩招生,帶動當地華人一同付出,為海地賑災儲存更多力量。
桃園慈濟人一九九一年開始做環保,由桃園區環保組長黃進財承擔;經多年開枝散葉,現有一百零三個環保點、三千六百七十八位環保志工,共同保護大地、延長物命。
「從最初幾位開始,到現在有這麼多環保菩薩呵護大地,是因為『恆持剎那』∣∣堅持當初那一念發心,故能帶動社區民眾。」
桃園歲末祝福會中,上人教示,莫輕視短暫一秒鐘。「『把握剎那,即是永恆』∣∣要把握一秒間發出的善念,恆持不輟。」
蓬勃志業從一念發心起始,慈濟大藏經也在分秒中累積。上人感恩全球慈濟人把握分秒付出,此地入夜休息,另一處甫迎日出投入志業,故云慈濟世界愛心「日不落」。
「生命有盡,過一天即減少一天。然人心迷茫,不知生命短暫,欲念深重、短視近利,隨著五欲顛倒造業。期待人人成為『覺有情』的菩薩,成就最有價值的人生。」
從會員、志工而發心見習、培訓到受證,至少經過三年以上。上人指出,這段時間不只是接受課程訓練,也是在自我考驗∣∣能否遵守慈濟十戒、時時自愛守戒?
「有人過去有抽菸、喝酒、吃檳榔或賭博習慣,雖然自知不好,總禁不住誘惑而一再沈迷。在見習中開始自我調整,戒菸、戒酒、戒檳榔、戒賭博,還要學習態度謙和、說話輕聲細語;直到能自我克制、守戒律,才能參與培訓。」
上人恭喜新受證的慈濟人,順利通過每一關卡,表示人人守戒律,能有良好的自我管理。「有正確的人生觀、做好自我管理,就是自愛。能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就是影響他人最好的身教。」
凝聚善念,重建家園
幾天前,朱章麟師兄從斯里蘭卡返台,帶回一張張漢班托塔慈濟大愛村的相片,但見其中生態豐富,野生動物悠閒漫步。
上人述及五年多前印度洋大海嘯過後,慈濟人輪梯前往斯里蘭卡發放、義診;急難救助過後,匯集全球大愛在漢班托塔建設大愛村,除了六百四十九戶住屋,尚有中小學、職訓所,且為不同信仰者興建佛教寺廟與清真寺。
受災民眾入住大愛村至今約三年,家家戶戶花草扶疏,聯外道路寬敞平坦,漢班托塔已成國際商港,居民生活改善、相處和諧,整體經濟蓬勃發展。
而今,為莫拉克受災鄉親建設的高雄縣杉林慈濟大愛家園即將完工,上人近日細心為居民挑選家具;從室內家具到戶外機能空間,應有盡有。
「這是全球慈濟人用心、用愛打造出來的國際模範村。期待居民能自我管理、自愛守戒,如此未來的生活將更好、家庭更有希望,下一代學習也會更有品質。」
甫發生大地震的海地,目前殘垣斷瓦、屍橫遍地,民心浮動、搶劫四起,只能以「亂」、「慘」來形容。上人籲眾從中自我警惕:「感恩身在台灣,安居樂業;感恩過去平安度過,大家要發心立願,為同居於地球村的海地民眾,付出一分愛,做他們生命中的貴人,助其離苦得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