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日 感恩就有大福
◆1‧15 《農十二月‧初一》
【靜思小語】有感恩心,自然有愛心;有愛心而能付出,定是有福人。
掌握訊息,用心鋪路
上午七點十分,上人參與海地賑災視訊連線會議,了解海地機場仍未開放,太子港遍布瓦礫及遺體,車輛難行,台灣搜救隊目前仍停留在多明尼加。因尚未尋獲安全、有效進入海地援助的管道,慈濟人持續整備物資、建立人脈與管道。
大愛台新聞部葉樹姍師姊轉述外電,美國地質調查所推估海地大地震罹難者,可能超過五年前印度洋大海嘯的二十三萬人。因當地宗教習俗,許多罹難者無法立即下葬,數千遺體暴露街頭,恐爆發瘟疫;監獄受損,犯人脫逃,治安令人擔憂;大批國際救援物資送到太子港口,沒有機械可卸貨……要讓民眾普遍得到物資,尚有重重難關需要突破。
聽取報告後,上人思及海地屍骸遍地、倖存者在殘垣斷瓦間缺糧無助的慘況,心痛哽咽;也肯定大家如此合心、協力準備付出,令師父感動、安心。
未來對海地中長期援助,擬由美國與多明尼加慈濟人為主力。上人開示:「要在苦難中長養慈悲,在變數中考驗智慧;面對複雜的狀況,要鍛鍊耐力。先將賑災物資與事項準備周全,用心做好鋪路工作;待海地局勢較為平穩,隨時可進行中長期建設及心靈撫慰。」
日日平安,日日感恩
歲末祝福典禮中,上人談及海地慘況,教勉眾人體會無常、感恩每一分秒的平安。
「日日平安,就要日日感恩。心存感恩,就是心存大福;有感恩心的人,自然就有愛心;有愛心而能付出的人,一定是有福之人。」
為此一驚世災難,慈濟已啟動「善念齊聚‧送愛到海地」募心募款。「不只是募款,最重要的是募心--有心自然有力付出。救世要先救心,人人戒慎虔誠、維持正確心念與人生方向,才能減少世間災難。」
一年前的今天,慈濟人親至海地首都太子港為貧苦民眾發放,致贈三千多個家庭米、油、毛毯等一個月生活物資。時隔整整一年,竟發生如此慘重災情,上人喟嘆之餘,疾呼人人要為海地民眾虔誠祈禱。
「願當地民眾的心靈動亂盡快平息,讓國際救援組織順利展開救助,將傷害降到最低。海地這波災難,需要大家凝聚力量,發揮愛心幫助他們重建未來;更重要的是,人人要提高警覺、彼此祝福,人心和睦,才能消弭災難。」
警世覺悟,戒慎虔誠
「道心要自我培養、照顧,莫一味外求。慈濟人善心合一、眾口合一,所說的都是好話、所做的都是好事。」
三十位澎湖委員、慈誠跨海來台參加歲末祝福,上人囑眾引法入心、自我精進,進而啟發人人的愛心與道心。
「能募得人人善心、讓人人都能付出造福,地方就有大福。慈濟志業是為自己所做,修行也是為自己,要勇於承擔淨化人心之責。人間菩薩大招生,人託人的福,多福即能減災。」
早在三十多年前,上人即曾引述《法華經》教示大眾,末法時期,人心道德衰敗、天災人禍愈益頻繁,希望大家起大懺悔;莫到草木皆兵、世間崩壞到極致才覺悟,為時已晚。
剎那的無常變化,讓人無法料想。「一分鐘的天搖地動,海地就陷入一片昏暗無光,哀號遍地;要逃的人來不及,要救的人也來不及,好多好多的來不及……印證佛陀所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
上人慨嘆,常言「來不及」,提醒自己好事要趕緊做。「我不斷呼籲『驚世災難,要有警世覺悟』,然而有多少人聽到?即使聽到,能記憶多長、多深?人的覺悟總是很短暫,即使覺悟了,很快又忘了。」
生命過一天少一天,上人敦示,莫總在懵懂無知中享福、消福;應時時刻刻戒慎、虔誠,更要積極付出力量,膚慰苦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