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19期
2010-02-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莫拉克風災重建‧高雄杉林慈濟大愛園區
  天涯共此情‧海地世紀震災
  寰宇慈濟
  百川歸海
  證嚴法師衲履足跡(2010年1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河北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19期
  十日 真懺悔,能淨心

 

◆1‧10 《農十一月‧二十六》

【靜思小語】起懺悔心,且真誠改過,才能淨化污染的心靈。

專一心志,以法度人

第二階段慈誠委員授證暨歲末祝福已展開,上人首站行腳至宜蘭聯絡處,勉眾把握時間、善用科技,精進吸收法髓。

佛教經典記載,修行過程中可能產生「六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上人言,每天的志工早會,透過網路視訊立即傳送到全球慈濟聯絡點。「立足台灣,能知天下事;遠在海外,也能即時聆法。就如同『天眼通』、『天耳通』與『神足通』。」

但在資訊龐雜、人心浮動之世,「要心念專一,達到『他心通』、『宿命通』,實不容易。」上人慨嘆人心紛亂,連初發心都忘記了,豈能知「宿命」?

「當初發一念心投入慈濟、立願行菩薩道,而今是否依舊?若能常保當初進慈濟的那分熱情,就會用心對會員解說慈濟所做、分享付出的快樂和歡喜,即能不斷接引人間菩薩。」上人強調人間菩薩招生,重在募這一念「發心」。

宜蘭歲末祝福會中,人品典範是八十二歲高齡的資深志工林阿蝦;她接觸慈濟二十多年,力行上人的法,接引超過三百多位志工受證,讓慈濟種子在宜蘭地區開枝散葉。上人以此勉眾:「莫輕己力,要用心招募人間菩薩,發揮『從一而生無量』的影響力。」

多一分善,多一分福

為了淨化人心,宜蘭慈濟人長年到監獄關懷受刑人;上人以聖馬丁慈濟人為例,期勉進一步募人人的善心。

加勒比海荷屬聖馬丁,只有一位慈濟委員、兩位慈誠隊員,卻帶出四十多位志工;除了濟助貧困,連續六年進入當地監獄關懷。

朱細芳師姊帶領志工運用大愛台影帶與慈濟刊物,讓受刑人了解天下災禍與地球危機;今年更為他們舉辦歲末祝福,解說「竹筒歲月」精神。眾人紛紛領取竹筒,其中有位受刑人表示他身無分文,但希望將每天內心感受、想做的好事寫下來投入竹筒,當成座右銘,將來出獄後實踐,徹底改頭換面。

上人欣言:「慈濟人以愛付出,為淨化人心而努力;引導受刑人改過向善,對社會也起了一分良善影響。」

日前醫療志工在早會上報告一則個案——一位男子吸毒、酗酒,經常作奸犯科,入獄服刑多年;剛出獄不到兩天,又與人爭吵遭毆傷,被送來慈院急診室,目前在加護病房搶救。母親對孩子的行為很痛心卻又無可奈何。

上人慨嘆,無論受到多重刑責,若心念不改,出獄後犯行甚至會愈嚴重,為母親帶來一輩子折磨。

「心起懺悔,真誠改過,才能淨化污染的心靈。慈濟人要以『軟實力』∣∣軟性的力量,用愛不斷深入人心,給予潛移默化,引導人改變心念與行為。世間好人愈多,就能減輕災難。多募得一分善念,就使社會多一分淨化。」

愛與智慧,發自於誠

每場歲末祝福典禮一開始,即播放「二○○九年慈濟大藏經」,元月份的慈善足跡就踏在海地共和國。

慈濟與海地結緣始於一九九八年,那時加勒比海各國遭喬治、密契颶風重創,慈濟發起「情牽中南美‧衣靠有情人」運動,募集六十個貨櫃衣物與民生物資,分贈中美州各國,海地是其中之一。

二○○八年八、九月,海地連遭四個颶風襲擊;十一月,海地首都太子港陸續傳出學校校舍坍塌意外,死傷慘重。十一月二十五至二十七日,美國與聖馬丁慈濟志工到當地學校勘察;一行人與海地總統會面,也在市街親見極度貧窮的海地人生活∣∣由於糧價大幅上揚,貧人無法負擔,就靠泥土拌水、鹽巴和油做成的泥餅充飢。

志工買了五塊泥巴餅寄回台灣。十二月五日正在高雄靜思堂進行歲末祝福的上人收到泥餅,隨師眾各取少許淺嘗,表示味如嚼蠟,難以下嚥。

上人慨嘆:「在富裕國度的人們,能隨己所好選擇美食;飢餓難耐的貧民,只求溫飽。海地的貧窮、苦難,若非親自踏上這片土地體會,實難想像。」

二○○九年一月十五、十六日,美國、聖馬丁與多明尼加慈濟人,於太子港附近進行兩場大型發放。從事前打包到現場致贈物資,號召當地民眾做志工,播撒慈濟「感恩、尊重、愛」的種子。

在貧民聚集的太陽城發放時,雖然有聯合國維和部隊戒護,會場外仍發生推擠。慈濟人趕緊以柔和態度膚慰,讓他們了解物資豐足,不必擔心拿不到;安定民眾的心,讓發放平安順利。

「助人不只要有愛,還要用智慧;這分愛與智慧,建立於內心之『誠』。」上人肯定慈濟人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即使面對重重困難,仍以真誠的愛與智慧達成使命。

兩個多月後,中華民國駐海地公使齊王德偕海地志工與政府官員,四月八日至花蓮靜思精舍向上人表達感恩。他們說:「海地人民從未見過助人者如此謙卑、溫柔;我們接受了物資,感到很有尊嚴,期待慈濟能在海地帶動善行。」

放眼國際,苦難人多,尤其海地長年累月貧窮困苦。上人期勉大眾,身在台灣,應知自身之福,且要為苦難人付出,惜福並造福。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