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日 創造鑽石人生
◆3‧8《農正月‧二十三》
【靜思小語】自愛愛人,最有價值;自傷傷人,愚癡人生。
感恩報恩,覺悟有情
《八大人覺經》「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早會時間,上人引此經文說明凡夫與菩薩不同的生命態度。
人生在世,皆受大地眾生、父母、師長之恩。菩薩覺有情,常念四重恩∣∣感念父母生養、愛護之恩;感念學校、社會上所有對自己有啟發者的「師恩」;視天下長者為家中尊長般尊重,敬愛年紀相仿者如自己的兄弟姊妹、對年幼者如同自己兒女般疼惜,是感「眾生恩」;敬天愛地,感恩氣候調和使生命受保障,則是感「國土恩」。
然而凡夫愚癡,觀念偏差,不知恩、不圖報,且不尊重自己、作賤生命。上人感嘆:「將生命當成鑽石般珍惜,自愛愛人,是最有價值的人生;輕視生命、作賤自己,自傷傷人,擾亂家庭、社會,破壞大地,則是愚癡人生。」
慈濟大學醫學系三年級本學年大體解剖課告一段落,昨天為大體老師舉行火化入龕暨感恩追思。此次大體老師中,亦有熟悉的慈濟人——彰化蕭家棟、高雄邱國權師兄;上人思其過往付出與大愛言行,不捨之外,亦為貼心弟子的大捨奉獻引以為傲。
「他們體會到人生無常,發大心『能捨一切諸難捨』,效法佛陀『頭目髓腦悉施人』,故在身後奉獻大體;實是有智慧者。」上人稱歎他們身體健康時投入慈濟,以身教、言教啟發周遭親友;往生後成為「無語良師」,指引醫學道路,人品典範長存。
「每位大體老師都將自己的生命價值提升如鑽石,將人生運用得淋漓盡致;往生後且以身示教,成為醫海領航師,讓學生有機會『廣學多聞,增長智慧』,傳承覺有情的無私奉獻精神,實難能可貴!」
不只溫飽,更要救心
海地賑災團隊每天清晨會先聆聽前一天上人志工早會開示,繼之展開一天的工作;今日連線會議中,邢濟敏師兄感恩每天有此沈靜心靈的機會。上人言:「無處不是道場,雖然賑災事務繁雜,每天能吸收資糧,就能讓法髓健康、慧命成長。」
醫療組梁慈譽師姊分享幾則個案,表示來海地看到貧與災之苦,深刻體悟災區是道場;走入人生經藏,智慧成長。
「人性本善,但需要慈悲、智慧、韌力與耐性予以教育、感化。慈濟慈善救濟不只是讓人填飽肚子,還要給予方法、救助心靈。」上人感嘆,當地民眾原本窮困,又遭受大災難,更是苦中苦;虔誠祝福他們有機會脫離苦境,更能進一步學做「菩薩」,發揮善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