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歸根‧弱者之軀 強者精神】
撰文‧金憲揚、金鈺如、金鈺芬、金鈺敏 相片提供‧金憲揚
對社會、事業和家庭要有責任心;
對父母要有孝順心;對孩子和身邊的人要有包容心;
對逆境和困難要有歡喜心——
伯父以身作則傳授的人生哲理,我們銘記在心。
二○一二年六月三十日下午,依山傍水、綠樹環繞的江蘇常州金雞山公墓,靜靜地等候我們親愛的伯父金義楨的靈骨跨越海峽,來到它的懷抱。
作為姪兒、姪女的我們,和三十多位金家四代至親一起,懷著思念而敬仰的心情,參加在公墓管理處禮堂舉行的伯父告別儀式。當樂隊奏響哀樂,我們潸然淚下,思緒萬千。
我們悼念伯父,感動於他的堅強——
他一生歷經坎坷,在寒森歲月中保持著難能可貴的歡喜心。年少時,他挑起貧寒家庭長子的重任,顛沛流離,在所不辭;壯年時,他經受病痛錐心刺骨般的歷練,與樂生蓮友攜手建設棲蓮精舍;老年時,他克服病殘造成的重重困難,投身慈濟志業,以弱者之軀體現強者精神。
我們緬懷伯父,感恩他的博愛——
他雖不富有,卻總是慷慨解囊,為家鄉療養院贈輪椅、為大陸洪災捐心蓮;他雖膝下無子,但當我們來到臺北樂生院,親眼見到他為親子參觀團講課,生動的語言深入淺出、打動人心;他雖行動不便,卻心懷大愛,包括在大陸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能否讓精神文化跟上這樣的大事,他都常常牽掛。有伯父這樣高尚境界的長輩,讓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
我們紀念伯父,感悟他的教誨——
記得每次見面、每次通電話,他都會一一詢問大家好不好,並在我們的隻言片語中,發現需要疏導的問題。他對我們說最多的是:「對社會、事業和家庭要有一分責任心;對父母要有一分孝順心;對孩子和身邊的人要有一分包容心;對逆境和困難要有一分歡喜心。」伯父以身作則傳授的這些人生哲理、為人之道,我們銘記在心。
伯父以病殘之軀承受常人難以想像的苦痛,卻又享有常人不易企及的高壽。他在臺灣幫助了許多人,也得到了許多人「不是親人似親人」的照顧和關心。作為小輩的我們,由衷感恩所有給過伯父任何形式幫助的人們,也包括接受過伯父幫助的人們;正是大家對伯父的尊敬和需求,讓他看到自己存在的價值,並且成為支撐他與病魔抗爭、盡力延長自己生命的強大動力。
伯父靈骨於下午四點零五分安葬,長眠家鄉。我們把從樂生院帶回來的十幅畫屏一百八十張照片全部陳列出來,讓所有親人對伯父與慈濟、與樂生、與蓮友的結緣經過,有更全面的了解。
伯父飛躍海峽,駕鶴返鄉,我們必會遵循家鄉習俗,年年歲歲虔誠掃墓祭奠,讓伯父在天之靈感受到一代又一代的親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