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48期
2012-07-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斯里蘭卡
  天涯共此情‧海地
  特別報導
  生命的禮物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0一二年六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48期
  三十日 善增長,惡不侵

 

◆6‧30《農五月‧十二》

【靜思小語】恆持初發心,堅守救人志向,化「辛苦」為「幸福」。

守護初心

聆取臺中慈濟醫院醫護同仁分享,上人表示,有健康的生命,才有幸福的人生,世間的一切對人才有價值可言。

「所以,醫療工作者秉持純潔的心念,用自己的生命走入病患生命、搶救生命,這是很崇高的志業精神與醫療使命感;如同『白衣大士』——觀世音菩薩,令人尊崇與敬愛。」

上人期待大家守護初發心,樹立醫療典範;醫護人員多一分辛苦的付出,病患就多一分生命的希望。

「『幸福』的成果必須歷經﹃辛苦﹄而得。發心成為救人的菩薩,過程中雖有諸多考驗與困難,只要恆持初心、堅守立志,相信『辛苦』也會化為『幸福』。」

相信自我

現今人心不調、是非不分,只要一點點聲音,就會引起廣大負面效應。上人慨嘆,在此時代擔負搶救生命、守護生命、守護愛的醫療使命,必須堅定信念。

「有一帖『定心丸』,就是——『大時代需明大是非,大劫難需養大慈悲,大無明需要大智慧,大動亂需要大懺悔』。要定下心來,相互扶持,不只守護生命,還要增長慧命。」

上人比喻,就像在乾燥的天候中行路而突遇狂風,灰飛塵揚,不僅無法看清前路,也會刺痛眼睛;此時可先閉上眼睛,靜待狂風吹過,再睜眼時,又能看見亮麗明媚的人間風光。

「當醫師、護理師,具有救拔病苦的良能,不只要他人肯定自己,還要自我相信、自我肯定,才能真正成為病患的『救處、護處、大依止處』。」

上人教導,不能讓偏差的社會風氣阻斷使命,應培養「慈」與「悲」。「慈——就是無私大愛,對於無親無故的病患,都要以﹃無緣大慈﹄為病患設想,由衷希望病患能康復而重拾人生幸福。悲——就是『人傷我痛』的不忍之心,是感同身受的同理心,也是父母心。」

上人教眾要多了解自己,知不足而補缺失;先做好自己分內事,穩住自心、建立信心,莫聞聲起舞。「只要人人共同一心面對風浪,終有風平浪靜之時。」

昨天在桃園靜思堂,上人聽到慈濟人分享豪雨淹水時來到一處水淹及腰的社區,居民遠遠看到慈濟人來,立即迎上前來擁抱:「慈濟人來了,我們就安心了!」

「他們沒有詢問能得到什麼援助,而是說,只要看到慈濟人,他們就安心了。聽到這句話,我很感動——慈濟人是被肯定、被信任也是被需要的。所以,我們應該有信心,不受風雨動搖。」

上人強調,慈濟醫院的宗旨就是守護生命健康、以愛付出;這是出於真心、絕對不是口號,身為志業同仁,要伸出雙手牽起身邊人的手;人人相互牽手護持,隨處皆讓眾生有安穩依靠之處。

「慈濟人常說的『人文』,就是愛,而且是真誠的愛;要是非分明而非濫情,用智慧的愛對待每一個人。」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