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48期
2012-07-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斯里蘭卡
  天涯共此情‧海地
  特別報導
  生命的禮物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0一二年六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48期
  二十二日 遠離業力陷阱

 

◆6‧22《農五月‧初四》

【靜思小語】引法水滌心垢,自我警惕莫走入業力的陷阱。

把握人身,智慧行孝

一位同仁因父親往生而傷痛沈鬱。上人教導,人生本無常,生與死是任何人都無法逃避的,既感念父母恩,就要照顧好父母所生的身體、照顧好自己的心念,做對社會人群有益之事,以回報親恩。

「佛陀所覺悟的是宇宙真理,其智慧遍及微細如肉眼不可見的微生物世界,以及廣大無邊的宇宙星球。學佛,要學習佛陀的慈悲以及智慧,莫只在某一個點鑽研而與現實脫離,或執著在空幻虛無的境界。應與人群接觸,從每一個人的言行覺察種種人間道理;從人的生、老、病、死自然現象,探究苦、集、滅、道。」

上人肯定同仁有孝心,不過要把這分孝心用踏實的作為展現。「不要沈鬱在對父親的思念中,在自己心靈挖洞而深陷洞裏走不出來。要以智慧行孝,照顧好自己的身與心,虔誠發願——運用此生以及此身,幫助人類走往智慧、踏實的方向。」

智信不迷,入群度眾

延續去年「入經藏」的精進虔誠,北區慈濟人持續在社區啟動慈航,帶動會眾參與讀書會、深入經藏。於北區慈濟人聯誼時間,上人期勉大家恆心堅持,讓社會人心、天地氣候和順平安。

海地本土志工濟志師兄與米芮兒師姊,由美國慈濟人陪同來臺參與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他們信仰天主教,有感於慈濟在地震後長時間為受災同胞付出,因此堅定立志,投入慈濟志工行列,且因認同慈濟精神而皈依。其中,濟志師兄分享自從得知臺灣本會推動素食,他立即響應,茹素迄今。

上人讚歎他理解素食對身體健康有益,又能保護大地、尊重生命,立刻身體力行。「他還說不要『吃業』,吃『業』不能消化,因為造業必須受報。」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於佛所說法,當生大信力。」上人引以教眾,信心宏大、深遠,才有辦法體會佛心的開闊境界,進而「以佛心為己心」。

「人心就像一面明鏡,只是凡夫累世以來,養成種種習氣,無明愈深愈重,心鏡愈來愈模糊。有因緣得聞佛法,應該引法水滌心垢,不要再糊塗度日、一再走入人生業力的陷阱。」

上人強調,佛法是智信,絕對不是迷信;要從內心到行為都做到佛陀的教導、做出能帶動人的典範,社會就能祥和。反之,「若無法貫徹最初的立志與發心,就容易迷茫、迷失。要守好慈濟十戒,內修誠正信實、四弘誓願,外行慈悲喜捨、走入人群。」

「靜思法脈勤行道」,就是引度慈濟人入佛門、修學正信佛法的方式;「慈濟宗門人間路」,要廣招人間菩薩,入人群度眾生。上人叮嚀:「在慈濟道上所接觸的每一個人,都是一部值得探討、自我省思與學習的經典,要感恩眾生現相教育。」

《無量義經》經文:「無量法門,悉現在前,得大智慧,通達諸法。」上人以此教眾,在日常生活中虛心學習、增長智慧;確認是對的方向,就要往前直行。

「芸芸眾生如無邊法海,都是啟動慈航的動力。我們要把握此一道場,啟動慈航,精進行大菩提道。」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