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至七日 做好事如登頂
◆6‧6~7《農閏四月‧十七至十八》
【靜思小語】做好事如爬山,只要目標明確、一心向前,終能登頂。
付出造福,以法回饋
「慈濟志業是所有慈濟人付出無私大愛所成就;大家能放下身段、心甘情願投入,達至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如此造福人群仍是不夠——若人人習氣未除,真實法不入心,即不能去除無明煩惱、提升智慧。」
與羅明憲、曾惟道師兄等人談話,上人期勉應尊重佛法為真實法,把握有限人生,在付出造福的同時,引法入心、提升智慧。
去年,慈濟舉辦「法譬如水」經藏演繹,經由這段時間共修入法、懺悔發願,許多人反省過錯、改除習氣。上人感恩人人戒慎虔誠、自利利人,「只要有一個人改除菸、酒、賭博等惡習,就能促進家庭和樂,自然社區平安、社會祥和。」
慈濟已邁入第四十七年,上人感恩大家以愛護持,緊隨師父行於慈濟路。「師父無以回報,僅能以法回饋。期望各地持續舉辦共修、讀書會,人人精進入法,讓﹃靈山法會不散﹄,延續生生世世的慧命。」
放下執著,破除煩惱
一位在美國從事醫學研究的醫師請教上人,很多煩惱都起於分別心與執著,如何破除?上人回答:「將一切放下就破除了。假如放不下,用什麼方法都破不了。」
醫師再提問:「是否要出家才能放下?」上人說:「出家也不見得放得下,要放下,就要破除『執小偏空』的心態。凡夫執著小我,若每一個『小我』都只為了自己的利益、享受而追求,就會產生爭執與對立。」
新聞報導,敘利亞政府為了鎮壓反抗分子,在中部哈瑪省大肆屠殺,造成至少七十八人遇害,死傷者多為婦孺;阿富汗南部則發生連環自殺式襲擊,造成至少二十二人死亡……
上人慨嘆,慈濟曾經多次援助阿富汗難民,某次於發放現場看見令人難忘的景象——冰天雪地中,一個五、六歲的男孩背著妹妹,步履蹣跚前來領取物資;因為雙親不在,小小年紀的他必須一肩扛起照顧弟妹的家庭責任。
「人心欲念無窮,不斷追求、爭奪,衍生種種煩惱,造成社會動盪、天下難安……」上人提及《法華經》中,舍利弗尊者請佛說法,雖然佛陀也希望告訴眾生覺悟的真理,卻仍一再駁回尊者所請——因為人們難以接受,說了也沒有用。上人請醫師用心深思,自我轉念破除煩惱。
與大陸企業家談話,上人強調,行善並非有錢人的專利,只要有心助人,即使生活貧困,也能日日積聚助人力量。
「許多人窮盡一生追求財富,卻忘記增進心靈的富有。」上人表示,慈濟四十多年來從日存五毛錢的「竹筒歲月」開始,逐步展開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志業,都是出於一念心——認定只要是正確的、應該要做的事,用心去做就對了,未曾顧慮力量微弱、困難重重。
「就如爬山之人以登頂為目標,山勢再高、道路崎嶇危險,仍然一心往上爬。同理,慈濟路走來雖很困難,但是慈濟人都說『甘願做,歡喜受』,是以誠心做慈濟,沒有絲毫勉強;打從內心甘願去做就不會覺得苦,不覺得苦就不會想放棄。」
上人言,四大八印,皆是全球慈濟人匯聚點滴愛心以成;慈濟團體「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大家在慈濟感受到人與人之間誠懇、愛的互動,久而久之也能以愛付出;看到團體成員都遵守規則、行事不踰矩,自然也懂得自愛愛人、守規律而無須強迫。
感恩尊重,以愛付出
慈濟技術學院應屆畢業生及慈誠懿德會師兄師姊,回精舍進行「感恩之旅」,並於感恩堂分享心得;幾位原住民同學特別以自製的感恩卡敬呈上人。
上人認為,各階段的畢業典禮都是人生大事,應以莊重之心看待。「慈濟人用心用愛,打造出如此優美舒適的學習空間;即使同學畢業後,志工與師長這一分真誠的愛與付出永遠都在;所以大家要懂得表達感恩與尊重。」
在慈濟學校,除了習得學業知識,也能學會許多做人道理,上人期勉大家踏出校門後,看到普天之下苦難眾多,要學習慈濟人,做一個用愛付出的人間菩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