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48期
2012-07-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斯里蘭卡
  天涯共此情‧海地
  特別報導
  生命的禮物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0一二年六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48期
  一日 治心良藥

 

◆6‧1《農閏四月‧十二》

【靜思小語】愛,是醫治心病的良藥。

除無明,行正法

晨語時間,上人教眾要時時修除習氣、調伏心欲;隨著習氣逐漸戒除、智慧逐漸明朗,直至無明盡除,在菩薩道上步步精進,即能成就福與慧。

「凡夫見境生心,衍生無量煩惱、業力。若能以知足、感恩、善解、包容之心看待一切人、事、物,就不易受外境影響心念;心靜意定,就能在菩薩道上堅定前行。」

上人說明,「禪定」不是在打坐中才能達到,禪,是「靜思惟」、「靜慮」之意;覺者的心靈寧靜,見聞、接觸千變萬化的無常境界,仍能夠清楚地思考、分析。

「人生無常,世間萬物行蘊不止;志為菩薩就要走入人群、精進勤行,不論遭遇何等境界,都要冷靜面對、用心深思。持續改變習氣、去除無明煩惱,逐步貼近佛心,方能成就福慧圓滿。」

守人倫,順道理

今天是國際兒童節,正當富裕家庭歡樂地為孩子慶祝之際,世界上有許多窮苦、飢餓的家庭,連給予孩子一頓溫飽、一個遮風蔽雨的安身之處都不可得。早會時間,上人殷囑人人「珍惜既有,知足感恩」。

大陸浙江省有一戶窮困家庭,女主人長年全身乏力、無法走路,以為自己命不久長;孩子從小生活在隨時可能失去媽媽的恐懼中。慈濟人帶媽媽就醫,發現只是長期營養不良導致四肢無力,於是用心關懷、補助其生活。如今媽媽的身體逐漸康復,還能跟著志工做環保,孩子也變得開朗。

「每個人都有無限潛能,不能小看自己。」上人表示,雖然長年貧窮困苦,有機緣得遇貴人,就能脫離苦境,不僅能夠自立自強,甚至還可以幫助別人。

《雜阿含經》以四法喻良醫:「善知病、善知病源、善知病對治,善治病已當來更不動發。」上人解說,善於醫治疾病的良醫,要先了解病患所患之疾,並且知道病源,從而對症下藥,才能徹底根治而不復發。臺中慈院復健科為一名病患解除病苦,即印證此四法。

五十多歲的吳先生,因右肩劇痛導致右手無力,遍尋中西醫,都當成五十肩治療,病況未見改善且日益嚴重。經臺中慈院復健科詳細診斷,研判為肌腱炎,對症下藥後病患痛苦消除,生活終於恢復正常。

臺北慈院家醫科許瀞分醫師,亦是「善知病對治」的良醫。她用心傾聽和關懷,讓排斥看醫師的王爺爺安心接受治療。上人讚歎她不只為病患診療身體上的病症,更深入其內心,成為病患心靈的依靠,讓爺爺與家屬感受尊重與貼心,不僅建立醫病情誼,也讓兒女更懂得如何關心父母。

「愛,是醫治心病的良藥。只要人人改變觀念,朝正確方向精進,就有改善社會、改變世界的大力量。若人人都能守人倫、順道理,就能自愛愛人而不致犯罪,世間自然祥和平安。」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