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從做中得歡喜
◎撰文‧黃筱哲、蔡瑜璇 攝影‧黃筱哲

踏實付出最心安
每到春節期間,臺南鹿耳門聖母廟及天后宮香火鼎盛,人潮絡繹不絕,民眾在香煙裊裊中向上蒼許下新年的祈禱與祝願,卻同時在地上留下眾多的垃圾與髒亂。
十多年前,周淑茹師姊看到遊客帶來一望無際的垃圾海,內心感嘆又不捨,心想:「我以前跟著家人去廟裏求平安,卻不覺得心安;我就住在廟宇附近,倒不如實際去做環保才心安。」因此淑茹師姊逐年邀請社區志工到廟宇推動環保與靜思好話。
當我跟著志工彎下腰檢查垃圾桶有無資源可回收時,常會遇到猩紅的檳榔渣、黏稠的痰液、發酸的餐盒,我忍不住眉頭一皺;志工仍面不改色地繼續挖寶。好不容易回收告一段落,下一秒就有民眾誤丟,志工也會面帶微笑地說感恩,並藉機告訴民眾如何分類。有些民眾丟垃圾時,會仔細看分類標示,並輕輕地說聲:「謝謝,辛苦了!」面對溫暖的鼓勵,我們深深感受到踏實付出的歡喜!

不請之師誠相待
三年前,臺南安定區的梁金柱師兄陪同家人走春,在聖母廟偶然發現熟悉的藍天白雲身影穿梭在人群中,令他相當感動,因而發願號召社區的環保志工前往幫忙。有趣的是他們平時住在不同鄰里,並非彼此認識,只因梁師兄的邀約而相聚。其實這些環保志工大可以利用年假待在家裏休息,享受天倫之樂,卻因為做環保是本分事,哪裏有需要,他們就出現。
許多人不知,梁師兄有時還得輪大夜班工作,早晨下班回到家,簡單整理好又得趕緊出門載環保志工出勤,時常來不及吃早餐,更別說小憩休息。我們不禁好奇想問梁師兄,是什麼動力讓他如此堅持三年不停歇?梁師兄不假思索地回答:「在我心目中,這是一塊福田。我曾是很苦的人,有很多不如意的事,因接觸慈濟才知道佛法這麼好,不管是上人的法還是福田,我都希望讓更多人知道,自己知道而沒邀請大家一起來做,我不就太自私了!」
當初周淑茹師姊正愁過年期間志工人力不足,梁金柱師兄與環保志工就像「不請之師」,適時出現支援。大家有志一同,用最真誠的情誼走進人群,期盼有更多廟宇響應環保回收的重要,人人清淨在源頭!

小螞蟻守護大地
臨近廟旁的美食大街,有近百個傳統小吃攤,滿足了大眾的口腹之欲,卻也成為製造出大量免洗餐具及垃圾的源頭。看在志工的眼裏既是不捨又心疼,只好不斷回收分類,盡力將垃圾量減到最少。
從高處俯瞰,環保志工就像一群小螞蟻,來來回回不停地搬運被丟棄的回收資源,而在另一頭則是不斷地埋首做分類,志工付出的身影成了無聲的宣導。為了守護這塊土地,他們默默付出沒有怨言,各個堅守自己的崗位。
舉頭三尺有神明,魁梧高大、獠牙肅穆的「千里眼」在廣場特別醒目,傳說記載因其眼能看千里之外的任何事物,是媽祖的好幫手,能驅邪鎮惡,協助拯救苦難。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這群環保志工,以踏實的步履走到任何角落,以純淨的心念力行環保,是大地之母的守護者,也是上人疼愛的好弟子,更是令人敬愛的活菩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