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活水源頭
◎撰文.袁瑤瑤 攝影.阮義忠
【在生活中體會佛法】
這一兩年經常出門在外,無法時常隨師,但找出電腦裏儲存的上人法相、翻看從前記下的筆記,就彷彿能聽到他老人家的聲音。
「修行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不會說『冒煙是熱的』,因為打開冰庫也會看到煙。我會說:『你們去喝喝看,這是熱的還是冷的?』因為我希望人人在生活中體會佛法,而不只是聽聞佛法。」
「修行其實很簡單,就是要能凡事善解;一念善起,所有的惡就會消滅了。善惡是相對的,善起,惡就滅;惡起,善就滅。所以要好好培養一念善心,有了善心,哪怕是惡緣,都能夠轉為善緣。因此要將這顆心照顧好,修行是修心養性,就是修這一念心罷了。」
【無見證就無法覺悟】
「人生時間有限,我常將人生當作時鐘,過去的永遠無法再回來,所以我不允許等到一件事做完,才做另一件。我的人生哲學是『多管齊下』,將時間拿捏準確,要做,就必須立定志願、堅持方向。要透徹道理,就必須好好用心體會。」
「聽聞佛陀的教法,體會道理,然而,若無見證就無法覺悟。不必想多麼深奧的佛法、大道理,只要以最虔誠的心待人處事、實際付出,腳踏實地做了之後才說。」
「佛陀所開的法門很簡單,只要去除貪、瞋、癡,我們的煩惱就可以消除,本性就會清淨。凡夫所求千奇百怪,所以心被擾亂了,往往為了找八萬四千法門而在那裏團團轉。其實,修行只是這麼簡單,斷貪、瞋、癡。哪一個人心亂不是為了貪?」
【付出比接受快樂】
「人生的『苦』來自於惡習不斷加重,『集』了種種煩惱,造了許多業。眾生共業,會惹來天災人禍、社會家庭不安等災難。如何才能消弭災難?唯有以愛化災。要『滅』苦,就必須修行於『道』,滅除種種煩惱、人我是非、貪欲。將小我欲念、小愛,開展成大我無私的大愛,如此就可以與『道』——即真理會合。這就是『苦集滅道』四諦法。
明白四聖諦之後,要行入人群,利濟眾生;在此過程中,『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力量很大,也讓我輕安自在。所以我常常鼓勵人:付出比接受快樂多了。」
【挖掘活水源頭】
「有朝一日,我不在了,源頭的水倘若斷絕,大家點滴累積的力量漸失,苦難病痛的芸芸眾生,誰來照顧?有了活水源頭,病痛苦難的眾生就能長期得救。
我仍然繼續開闢福田,挖掘活水源頭;源頭在哪裏?就在人心。其實人人心中都有愛,但是有許多人將愛埋藏起來。愛心最完美的表達,就是付出,以智慧付出愛心,無形的愛就能化成有形的真善美。」
「我們的智慧在人群中,不受外來的形態、聲音而動搖;雖然世間有污濁,但是還有這麼多『心地農夫』勤耕福田,世間就會有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