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81期
2015-04-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人間問路
  大地保母
  助人線上
  人醫之愛
  慈善臺灣
  同個屋簷下
  阿板薰法香
  寰宇慈濟
  見證人生真善美
  發現歡喜
  生命的禮物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81期
  二十五至二十六日 多一分溫馨,少一分缺憾

3.25~26《農二月‧初六至初七》

 

【靜思小語】不怕人生有苦,只怕人心冷漠缺愛。

天地人間,有法調和

佛陀說法度眾,期望每一位弟子都能「體解大道,發無上心」,且能「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不只自度,還要度人,而至「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早會時間,上人解說學佛「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以佛法觀之,世間無常,人間種種現象都可以歸納於「苦、集、滅、道」四諦法;「聲聞乘」聽聞四諦法即能覺悟。上人開示:「靜心聞法,了解人間苦難來自人心種種無明雜念,驅動身、口、意造作惡業,擾亂社會人間。由此開解心靈迷惑、吸收真實道理,不會道聽塗說起煩惱,而能腳踏實地,往真實路精進。」

「緣覺乘」觀十二因緣法而覺悟。上人說明:「以寧靜心感觸外境,一切人、事、物隨時間推移而變化,人也在不知不覺中老、病,最終死去。無論此生擁有多少,到頭來都是一場空,體會『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放下執著,自然心開意解,輕安自在。」

「菩薩乘」修六度波羅蜜,累積福德智慧而覺悟。上人說明:「付出無所求,得法喜充滿;發心立願度化他人,自度度人,覺行圓滿。」

慈濟人應苦難眾生所需而付出,用心用愛,將菩薩道鋪展得更寬廣、更長遠,無私無求、輕安自在;上人肯定,這就是修「菩薩乘」。

「若人人都能以『誠之情誼』互動,以感恩、尊重、愛相待,天地人間就能調和美好,成就真、善、美的幸福人間。」

 

人心有愛,人生無礙

慈濟四十多年來,在全臺各地落實慈善訪視,結合各界力量,幫助困苦家庭。二十六日早會,上人開示:「以愛互助,膚慰無常意外造成的傷痛,有助人間祥和平安。」

南投草屯有位先生,七年前中風行動不便,妻子留下五個孩子離家,最大七歲、最小一歲半,他無力照顧。慈濟獲報後,志工輪班前往關懷,幫忙清掃環境、帶著孩子做家事,教導姊姊照顧弟妹;又結合教聯會力量,為孩子進行課業輔導。如今五個孩子品學兼優,孝順又懂事,讓爸爸很欣慰。

在屏東,許多照顧戶是單親家庭或隔代教養,孩子學習出現問題。黃秀蘭師姊在自家一樓成立「小太陽課輔班」,號召年輕志工陪伴這群孩子讀書、教導生活規矩,師姊並自掏腰包供餐。一路走來雖遇許多挫折,仍步步堅定,將每一位孩子視如己出般照顧。

上人感恩大家用至誠之愛,為眾生付出,也期望帶動更多人付出己愛,為社會暗角帶來希望。

「人生不怕有苦,只怕世間缺愛、人心冷漠。只要有心、有願,就不困難;提起愛心,相互幫助,社會多一分溫馨,就少一分缺憾。」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