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至二十二日 堅定三心

3.21~22《農二月‧初二至初三》
【靜思小語】單純赤子心,精進勇猛心,任重耐苦心。
以環保惜福造福
聯合國年度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近日指出,若人們不改變用水習慣、沒有做好水資源管理與分享,全球將陷入缺水危機。
早會時間,上人教眾提高警覺,謹慎用水。「莫輕視小小節水動作──省水不能少我一人,浪費水不能多我一人。節約資源,就是自愛愛人。」
慈濟環保站裏,有許多愛護大地、節約資源的典範。臺南麻豆陳林墻阿嬤,八十四歲投入環保,每天清晨五點多就出門做回收;她說,做環保讓大地永保清淨,為子孫預約人間淨土。
年輕時走過困苦的阿嬤,自我形容「不因為貧窮而煩惱,也不因為有錢而高興」;貧窮或富裕,對她來說不增不減,沒有得失心。上人讚歎,阿嬤的智慧與愛心,令人感佩。
陳林墻阿嬤三月八日以一百零八歲高齡往生。上人肯定她真正做到了身心環保。「茹素將近五十年,做好身體環保;二十四年來用寬廣的大愛投入環保志工,落實大地與心靈環保,是值得學習的人間典範!」
上人殷勉人人心寬念純,甘於平淡生活,珍惜點滴資源,為自我造福,也為後代子孫惜福。
以付出創造美滿
慈濟大學第二十一屆路跑,師生們清晨從學校起跑,到精舍全程十公里,天已大亮。
上人對眾開示,感恩師長們以至誠之心投入教育,師生之間展現「誠之情誼」;並感恩師長與懿德爸媽以身作則,對學生「教之慇實」,建立品德典範。
「年輕人是社會未來希望所寄,要把握在慈濟單純有愛的環境用功學習、培養品德,照顧好純真清淨心。」
現今電腦網路發達,似是而非的訊息大量散播;上人叮嚀年輕學子,莫沈迷於虛擬世界。「走入人群,才能見苦知福;謹慎善用科技工具,才能保護心靈健康。」
花蓮慈濟醫院新進醫師「合心共識營」,上人開示,醫療攸關生死,「面對病患、家屬傾訴身心苦痛,醫療工作者心靈承受莫大壓力,非常『幸福』。盡心力醫治病苦,當病患康復、家屬安心,心靈就能有『美滿』的回饋。」
為病患拔苦予樂,是慈濟醫療志業創立目的。上人表示,「妙手妙法妙人醫」非一朝一夕養成,需要學校與醫院共同營造優質的醫療人文環境,才能培養出好醫術、好品德的大醫王。
「既來慈濟,就要了解慈濟家風──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以誠懇無私的大愛,為眾生拔除痛苦。」上人籲請醫師們,用心了解慈濟歷史以及其中蘊含的愛與善,建立起深刻的信心,就能提起使命愛家顧家。
以善法滋長善種
非洲莫三比克元月因連續大雨釀成水患,有些地區積水逾月,受災民眾暫住臨時搭建的茅草房,難以遮擋日曬雨淋。當地慈濟志工帶著食物、消毒水與淨水劑,涉水前往關懷,並幫助老弱清掃家園。
莫三比克慈濟人二月十七日、三月二日,兩度到馬騰德尼區發放,用感恩、尊重、愛的態度雙手奉上物資,並傳達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的慈濟「四神湯」。本土志工強納森與受災同胞分享,他在慈濟學會付出愛的能量,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扭轉自我人生。
二十二日早會,上人欣言,莫國有將近一千位本土志工,「雖然他們生活普遍貧窮,但心靈財富源源不絕,言行展現慈濟人文,個個都是飽滿的善種子!」
上人感恩海內外慈濟人信願堅固,長年累月無怨無悔付出。「但願善法遍及全球,滋長人人心中的善種子,讓愛循環不息。」
以互助安穩社會
「在人間行菩薩道,要常懷單純善良的赤子心、精進勇猛的獅子心,以及駱駝載重行遠的耐力。」
與志工談話,上人說明:「赤子心單純,認定方向正確,就不易受外境影響、不被無明塵垢污染。獅子的勇猛心與駱駝的耐力,能支持走過千辛萬苦。具足三心,就能在紛擾的人間,發揮大慈悲心救度苦難。」
上人表示,希望社會平安有福,就要啟發人心之愛,讓彼此願意互助。「人心存理,重人倫,力行孝與善;人心有愛,心開闊,願意付出。如此就能凝聚安穩大力量,讓社會調和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