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81期
2015-04-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人間問路
  大地保母
  助人線上
  人醫之愛
  慈善臺灣
  同個屋簷下
  阿板薰法香
  寰宇慈濟
  見證人生真善美
  發現歡喜
  生命的禮物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81期
  菲律賓連體嬰分割手術成功 珍妮、潔妮 奔向自由人生
◎撰文‧彭薇勻

花蓮慈院醫療團隊四月八日為珍妮與潔妮姊妹舉辦出院歡送會,母女三人在志工陪伴下啟程返回菲律賓。(攝影/楊國濱)


十五個月前小姊妹的誕生,
讓貧困的一家人淚眼相對。
來臺接受分割手術,姊妹倆奔向自由;
離鄉背井、片刻不離照顧女兒的媽媽,
則淚眼婆娑地感恩:
「得到了慈濟毫不保留付出的愛!」

 

珍妮(Jennelyn Mendoza De Guzman)、潔妮(Jerrelyn Mendoza De Guzman)小姊妹,二○一三年十二月出生於菲律賓班詩蘭省包蒂斯塔縣(Bautista, Pangasinan)時,驚動了整個村莊。

「女兒們腹部相連,鄰居都嘲笑我們……」母親露蒂(Ludy De Gusman)難過地說。先生傑森(Jayson de Guzman)打零工養家,小姊妹出生後,露蒂整日照顧著她們,無水無電的家中,經常三餐不繼;看著娃娃們時常因為身體不適哭泣著,她很心痛,卻無力負擔龐大醫療費用。

去年二月,拉古板市華人消防隊隊長林杰良(Mario Lim),看到地方電視臺報導這個貧困家庭的故事,「他們請求善心人士提供食物與醫藥給連體嬰,我想到慈濟應該願意幫助他們。」

在急難救助中,林杰良與隊員認識慈濟已十年,於是將此事提報慈濟;志工們由馬尼拉前往四小時車程外的包蒂斯塔縣,訪視後先提供補助,並回報花蓮慈濟醫院,小姊妹的生命終於出現轉機。

去年十一月,花蓮慈院高瑞和院長與小兒部張雲傑醫師前往馬尼拉展開「菲律賓長期醫衛合作計畫」時,志工將小姊妹帶來現場評估,初步確認分割手術的可行性。今年一月,菲律賓慈濟志工陳麗君陪同露蒂,帶著兩個女兒跨海飛來臺灣治療。

清秀可愛的珍妮與潔妮,大眼睛圓滾滾,不時露出微笑;兩人長相極為相似,經常一翻身便難以分辨。兒科病房護理人員細心準備綠色手圈給珍妮、紅色手圈給潔妮,並幫忙打點生活日用品,讓遠道而來的露蒂放鬆許多。

這是露蒂初次出國,只會講菲律賓方言的她透過陳麗君師姊翻譯表示,很感恩慈濟人願意幫助他們,「一路上的貼心安排讓我們很安心,醫護人員也相當和善,我終於卸下心中的大石頭。」

珍妮與潔妮腹部相連,幸而有各自獨立的器官,僅肝臟相連,分割成功機率高。(攝影/魏瑋廷)

細心調養,
準備接受手術


二○○三年以來,花蓮慈院已經成功為兩對菲律賓連體嬰——胸腹相連的慈恩、慈愛姊妹,與臀部相連的卡梅、卡梅麗姊妹完成分割。今年主要負責分割手術的外科部主任李明哲表示,透過超音波與電腦斷層檢查,確認這對小姊妹除了肝臟相連外,各自的臟器獨立。

醫療團隊召集人陳培榕副院長表示,連體嬰分割手術分為置入組織擴張器與正式分割兩階段,整形外科團隊在元月二十一日先為小姊妹進行第一階段手術,在腹部置入組織擴張器,每週注入生理食鹽水,將兩個寶寶相連部位的距離慢慢拉開,同時培養並延展皮膚,以覆蓋切割後的空腔。

姊妹倆體內的組織擴張器愈來愈大,體重也日漸增加。活動力強的姊姊珍妮經常靠著有力的雙腿,找到支撐點就翻身壓在妹妹潔妮身上;為避免她們在平躺、玩耍中擠壓到腹部的組織擴張器,小兒科醫師張雲傑靈機一動,幫小姊妹設計有安全防護的木馬推車,讓體重已接近二十公斤的她們可以安全坐在推車上,減輕媽媽與醫護人員需時時抱著的照顧負擔。

三月三日傍晚,張醫師設計的木馬推車終於來了!珍妮跟潔妮躍躍欲試,坐上舒適的推車興奮地發出咿咿啊啊聲音,小手還比著門口想要出去玩;就連平時相當依賴媽媽的珍妮也開心地不願「下車」,可愛的反應逗得醫護團隊哈哈大笑。

手術前必須在體內置入組織擴張器擴張皮膚,珍妮與潔妮逐漸適應,體重也從十六公斤增加到十九公斤,坐在量身訂做的推車中好開心。(攝影/彭薇勻)

 

喜極而泣,
雙親心願達成

經過兩個月的照護與調理,三月十三日上午八點,由李明哲主任劃下分割手術第一刀。分割手術由小兒外科、一般外科、麻醉部、護理部等,將近二十人組成兩個團隊同時投入;珍妮、潔妮分開後各由一個團隊負責。

歷時五小時的手術關鍵,在於相連結的肝臟部分。擁有豐富肝臟移植經驗的李明哲,小心地撥開肝臟組織密密麻麻的血管,找到相連部位謹慎地劃刀。他表示,因醫療團隊術前評估準確,出血量極少,甚至不需輸血,「連體嬰相連的肝臟部位表面竟然浮現中線紋路,讓我在劃刀時能精準對位,不得不驚歎上天造物神奇。」

「她們終於分開了!」得知相連十五個月的女兒成功分割,露蒂一見到醫療團隊就送上擁抱,感恩大家的用心與關愛。麻醉退後,姊姊珍妮緩緩地睜開眼睛,小手還緊緊抓著媽媽的食指,露蒂總算放下連日來的壓力,取而代之的是幸福笑容,「感恩醫護團隊的努力,圓滿兩個女兒能獨立的心願!」

兩個多月離鄉背井、片刻不離地在醫院照顧女兒,露蒂就等待著這一刻。而好消息傳回菲律賓,引起當地媒體的注意,最開心的莫過於爸爸傑森與協助通報慈濟的華人消防隊員們。

傑森家中沒有通訊設備,陳麗君師姊經由拉古板市華人消防隊電腦與傑森聯繫。透過視訊,他看到兩個女兒各自獨立,依偎在媽媽身邊撒嬌,壓抑不住激動的心情,淚水滾滾而下,哽咽地向醫護團隊說︰「感謝!」珍妮與潔妮則是開心地指著手機螢幕喊著︰「爸爸!」

 

手術前已經坐得很穩的珍妮與潔妮,因為腹部相連,從來沒有肚子貼地向前或向後爬行;分割手術後復健課程就從「爬行」開始,加強四肢力量。(攝影/彭薇勻)

 

一歲四個月大的孩子,正常發展應已到會站立、試著邁開走路的階段,但是未接受手術前,小姊妹錯過了翻身、學爬時機;如今沒有牽絆後經過復健,兩個孩子已經能扶著床沿站起來走路了。

四月八日上午,姊妹倆啟程返回菲律賓前夕,花蓮慈院醫療團隊舉辦出院歡送會,駐臺菲律賓代表處泰雍奈亞神父(Fr. Joyalito Tajonera)也特地前來祝福,見證珍妮與潔妮的獨立人生。

「感恩臺灣、感恩慈濟!」媽媽露蒂激動地說著生澀的中文,感恩醫療團隊用心治療照護。「感恩證嚴法師創立慈濟基金會,讓我這麼窮苦的小人物,卻得到慈濟毫不保留付出的愛,千言萬語也說不盡感謝之意。我是天主教徒,但慈濟人不分宗教與國界提供幫助,相信兩個女兒會在愛的環境下,健康快樂長大!」

(資料提供/花蓮慈濟醫院公傳室、Lineth Brondial)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