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88期
2015-11-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主題報導
  助人線上
  慈善臺灣
  人醫之愛
  人間問路
  大地保母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生命的禮物
  阿板薰法香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88期
  三十日至三十一日 入人群,造福修慧

10.30~31《農九月‧十八至十九》

【靜思小語】福,在人群中造;慧,在人群中修。

 

立典範,真情鋪路

 

緬甸七月底遭遇暴雨侵襲,全國十四個省邦中,有十二個受災,讓「世界米倉」損失慘重。仰光慈濟人八月上旬,遠赴九個半小時車程外的實皆省蒙育瓦鎮勘災,隔天再搭三小時車到哪吉村為一百六十四戶發放。一趟勘災、賑災行,耗時四天。

早會時間,上人開示:「慈濟人不辭勞苦、逐村訪查,田埂路泥濘難行,有時又須冒險涉水而過。儘管前路坎坷,大家出於真誠、真情,堅持走出一條平坦寬闊的菩提大道。」

岱枝鎮、莫比鎮是仰光省產米重鎮,水災使得四萬多畝農田毀損,稻種泡水腐爛,一萬多位農民血汗泡湯。慈濟人八月中旬前往勘災,先結合寺院為斷炊的受災民眾煮熱食,之後發起「以工代賑」,聘請當地婦女為六個村的居民每天供應兩餐。九月初大水退去,志工走入農村、學校訪視,致贈乾糧、日用品與文具;之後又提供稻種給五千多位農民,協助農田復耕。

二○一○年納吉斯風災過後,慈濟人曾到丹茵鎮二十九個村發放稻種,如今農民生活改善,此次水患沒有受災,村民們響應慈濟號召,踴躍捐出稻種援助災區同胞。

上人欣言:「慈濟人長期在緬甸以愛互動、濟貧教富,帶動起互愛互助的善循環。期待人間菩薩『一生無量』,凝聚更多救助苦難的力量。」

全球天災人禍愈來愈多,如《法華經‧化城喻品》描述,眾人困於險路,心中充滿恐懼。上人開示:「即使生活在平安之地,也要面對自身的老、病、死亡,以及不知何時現前的無常。要把握身體健康之時,多付出、多造福,樹立愛的典範;用愛鋪平無明、仇恨的坎坷人間路。」

 

修善法,自我要求

 

與精舍出家眾談話,上人叮囑,修行之路漫長,要時時自我修心。「人生路,步步陷阱。若沒有踏穩腳步,徒有修行之名而無修行之實,是自我欺騙、空過人生。」

心念無形,卻會從待人接物、言行舉止中顯現。上人教導:「對內的自我要求,要比外在的章程法規更嚴格。期待人人自我提升,對外有章法、對內有品質。」

對於承擔重任的人才,上人要求「量要寬,志要堅」。「有寬大的心量、堅定的意志,才是真正賢能之才。」

 

出俗家,捨小向大

 

農曆九月十九日是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靜思精舍十五位近住女圓頂出家,上人引導辭拜父母、親屬,感恩養育之恩。

「從世俗身轉為出家身,福智莊嚴。重生在三寶家庭中,要把握分秒修學佛法、力行志願,在菩薩道上增長智慧。」

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上人期許新佛子傳承法脈,更要肩負天下事,荷擔起如來家業。「入三寶門,要取大法。時時自我期許,『福』要在人群造,『慧』也要在人群中修。」

上人叮囑,謹慎言行,與眾結善緣;在僧團中和敬相處,成為在家居士的典範。「對內淨化自心、滅除一切煩惱;對外廣結善緣,度化眾生。入人群而不受無明濁氣污染,心境永遠維持清淨。」

精舍生活天天忙碌勞動,上人勉新佛子要甘之如飴,禁得起磨練。「有堅定的心志,加上家人支持,就能輕安自在,投入天下大家庭、為天下人付出。」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