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88期
2015-11-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主題報導
  助人線上
  慈善臺灣
  人醫之愛
  人間問路
  大地保母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生命的禮物
  阿板薰法香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88期
  二十日 八分飽,兩分助人

10.20《農九月‧初八》

【靜思小語】生活簡約、匯聚點滴,讓更多人受益。

 

榮耀,來自力行

 

「慈濟教育的理想,就是無私付出,不為私己、不為營利。就像父母對孩子全然付出,慈濟教育也是不計成本,唯用真誠心培育人才。」

馬來西亞馬六甲慈濟人擬辦國際學校,上人叮囑,要辦好一所理想的學校,必須凝聚眾人以「愛」護校,並且號召有志一同的教師投入。「所有付出不為私己,是為社會培養人才,更為國際培養人才。」

由泰國政府召集社會賢達成立的「復興國家道德力量推廣中心」,二○○五年八月開始頻繁派員來臺參訪慈濟,取法慈濟精神,已有數千人來訪。其中,泰國警察大學校長將慈濟「竹筒歲月」精神落實校園,學生入學時發給四節竹筒日存零錢,每學年結束時鋸下一節竹筒,匯集作為校內學生急難救助基金。

泰國納里宣大學委員會前天頒授上人「社會發展榮譽博士」學位,這是自一九九三年獲頒香港中文大學「社會榮譽博士」學位後,海內外第六所大學授予上人榮譽博士學位。

與加拿大何國慶師兄、郭淑緣師姊談話,上人表示,這並非個人功績,是慈濟整體的成果受肯定。卡紗博士曾任泰國副總理,現已自公職退休,頒贈典禮結束後皈依,表示既成為慈濟人,一定會再回來當志工。

「慈濟能受各界肯定,來自所有慈濟人長期耕耘的成果,榮耀歸屬於全球慈濟人,我只是代表大家接受這分榮耀!」

 

傳善,提振大愛

 

兩天前,土耳其慈濟人在蘇丹加濟市對敘利亞難民發放現值卡、糧食以及生活物資。包括土耳其志工、敘利亞難民等皆主動幫忙,人人為「愛」而投入,從每一個細節裏傳達尊重。現場分不出誰是助人者,誰是受助者。

事前雖曾逐一拜訪難民家庭,仔細造冊並按家庭人口數採買物資,但由於境內的敘利亞難民人數隨時再增加,有幾十戶沒有在名單上的難民來到現場求助。

主麻教授分享慈濟「竹筒歲月」精神後,詢問領到物資的敘利亞同胞:「慈濟人迢迢而來,沒有任何目的、條件的幫助我們;但現在外面還有許多人無法得到幫助,有沒有人願意分享手上的物資?」

沒想到此舉獲得熱烈回響,許多人捐出零錢,還有人捐出五袋物資。匯集大眾回捐的物資,足夠分給在場外等候的同胞。

與「天下文化」林天來總經理等人談話,上人以此說明:「這就是『八分飽,兩分助人』──自己省下一點點,能讓更多人得以溫飽。匯聚點滴力量,就能讓許多人受益。」

敘利亞、土耳其民眾都是虔誠的穆斯林,上人表示,他們能夠接受慈濟這個佛教團體來幫助,且學習「竹筒歲月」精神,很不簡單!期待這分跨越國界、種族、宗教的長情大愛,能廣為流傳。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