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以愛暖心

10.9《農八月‧二十七》
【靜思小語】以開闊大愛,為人心驅散悲悽,帶來溫暖與希望。
法,信受奉行
《法華經‧化城喻品》:「說是經時,十六菩薩沙彌,皆悉信受,聲聞眾中亦有信解,其餘眾生,千萬億種皆生疑惑。」
晨語時間,上人引用《道德經》「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解說。
「『上士』,是智慧、利根機的人——聞法歡喜,拳拳服膺,法入心而化為己用,殷勤力行,且能善用佛法感動人、化度人,讓人信受奉行。」
「『中士』,是中根、中機的人——聞法能夠了解而感動、歡喜,卻沒有在日常生活中運用,以致很快就忘記。」
「『下士』,是根機下劣之人——聽法之後一笑置之、毫不在意,或是心存疑惑,卻不願向人請教;有人解說也不肯聽,一味排斥,甚至誹謗佛法。」
對法一知半解,由疑生惑,由惑起無明而誹謗佛法,業力深重。上人強調,想找一蹴可幾、快速成道的方法,很容易偏入邪道。「修行,一定要按部就班,把握因緣,聞法力行,日日精勤聞、思、修。」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上人表示,即使是鈍根者,無法完全體會經文意義,只要日日薰習,少許的法入心,也能改變自我習氣。
愛,溫暖人心
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過去五年全球新增十五個衝突區,全球難民人數已近六千萬。德國庇護難民的福利廣受肯定,但也因近年大量湧入的難民,而面臨極大挑戰。
德國南部城市慕尼黑,因毗鄰義大利與奧地利,是難民渡海到歐洲的中繼站。當地慈濟志工范德祿、陳樹微夫婦,住家附近有一所收容中心,收容來自敘利亞、阿富汗、伊拉克及非洲國家難民。
慈濟人定期前往關懷,提供生活物資。九月間,德國日夜溫差大,夜晚氣溫只有攝氏八度,師姊發現難民缺乏保暖衣物,孩童經常感冒生病,除募集二手衣物,並採購新外套、襪子,親自送到每位難民手中。
韓森原本是敘利亞醫學院學生,和父親徒步逃到土耳其再搭船到希臘,散盡家財買假護照,終於來到德國;目前他最大的希望,是能在德國完成醫學教育,早日把母親與弟弟妹妹接來。
「多麼悲哀啊!」早會時間,上人感嘆,如此優秀的年輕人被迫中斷學業,千辛萬苦逃到德國,已是一無所有。「每一位難民身上,都有很淒涼的故事。這都是因為人心不調和,造成的人間悲劇!」
在德國北部左斯特市,慈濟志工鍾家隆發現,難民因為語言隔閡謀生困難,於是今年八月起和天主教明愛會合作,在三個難民收容中心開設四個德語班,由慈濟聘請老師教學,預計半年後讓難民學員參加德文檢定,以增加就業機會。
九月十九日,慕尼黑、漢堡及法蘭克福五十一位慈濟人,不辭路遙開車前往左斯特市,與兩百多位難民互動,帶動慈濟歌曲〈一家人〉、〈愛與關懷〉手語,致贈每戶生活包,且精心準備午餐讓大家享用。
「愛,能安定人心。」上人感嘆,難民安置問題龐大而複雜,慈濟人無法徹底解救其苦,唯有盡心盡力,傳達愛與溫暖;感恩德國慈濟人如家人般照顧難民,給予物資也給予溫情,膚慰他們歷盡風霜苦難的身與心。
「即使國籍、種族、信仰不同,但人人心中都有愛。慈濟人以開闊大愛,發揮溫暖人心的情,驅散苦難人心靈悲悽,為他們帶來光明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