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日 調御己心

10.8《農八月‧二十六》
【靜思小語】生命要健康,慧命要增長。
正信不迷
「我是釋迦族後裔,但隨著時代轉變,自己的心靈也滿覆無明塵埃;而今來到臺灣、見到上人,心靈又重新被洗淨。」尼泊爾本土志工尼爾蒂斯醫師來到靜思精舍,用中文表達心中感受。
上人開示,佛世時,印度宗教信仰多元、修行流派複雜。「佛陀成道後,亦知難以在短時間改變大眾觀念,故而廣設方便法,應機施教;希望人人都能覺悟真理。慈濟一向不談神通變化,而是身體力行佛法,將佛陀的慈悲與智慧運用在人間。」
尼泊爾的種姓觀念根深柢固,偏遠村落仍有活人祭祀的陋習。上人提到,非洲莫三比克一位本土志工的兒子,曾與十多位青少年遭擄走,準備賣給南非巫醫,活活挖出器官為富貴人家的病患祈福……所幸最後獲救。
學佛必須正信,還要建立平等觀。上人期勉尼爾蒂斯醫師,此行能深入了解慈濟,以及釋迦牟尼佛的精神教法,將正法傳回佛陀的故鄉尼泊爾。
守護本性
八月初,福建福鼎市醫院轉介罹患「肌躍症合併肌張力不全」的鄭大耿先生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治療;他十八歲發病後,身體不由自主抖動,說話、寫字、行動都有困難,二十年來四處求醫都不見好轉。醫療團隊為他進行深部腦刺激手術及復健,兩個月來身體抖動情況已大幅改善。
醫療志策會中,上人歎言生命奇妙!「身體功能失調、生活行動不由自主,經由醫療找出病因,運用高科技工具對症治療就能改善。由此可知醫療研究的重要性,期待醫療與教育志業緊密結合,增進搶救生命的力量。」
人腦主宰思考,但是「心」、「識」藏在更深處。上人表示,人人本具佛性,只是累生累世熏染煩惱無明;幼童未受世俗污染的純真心性,更貼近佛陀的真如本性、清淨智慧。
「佛陀十號中,有『調御丈夫』之名,意謂能調御凡夫心入於聖道。」上人表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人人都有與佛同等的清淨本性,也能夠達到「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心靈境界。
「然而,人心愈益狹窄,彼此計較、衝突;人與人爭、國與國爭,演變為影響無數人的戰禍,讓人間苦難無盡。」
上人教眾,將自心調伏得寬闊,拉長情、擴大愛,讓人間更美好。「人心回歸單純,社會回歸純樸,生命能照著自然法則,不受天災人禍損傷,就是最理想的人生。不只生命要保護得健康,慧命也要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