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96期
2016-07-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臺東尼伯特風災後
  大地保母
  聞法札記
  靜思精舍生活禪
  慈善臺灣
  一句話的力量
  老人沒問題
  人物誌
  阿板薰法香
  天涯共此情‧約旦
  草根菩提‧馬來西亞
  書摘•一路點燈到佛國——人醫行腳
  健康百寶箱
  生命的禮物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真情印象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96期
  二十九至三十日 愛的鼓勵

6.29-30  《農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六》

【靜思小語】大愛,能讓黑暗人生轉為光明。

 

見苦知福

  近日全球各地天災不斷,慈濟人紛紛啟程勘災。早會時間,上人感恩何處有災難,慈濟人就前去付出。「人間菩薩從地涌出,發揮力量救苦救難,讓受災人的心靈有依靠。」
  「氣候異常,災難不斷。唯有人人戒慎虔誠,改變生活習慣,勤儉惜福,才是根本之道。」
  敘利亞烽火不斷,無力逃出國的民眾,在槍林彈雨中求生存;老師們冒著生命危險,帶領學生到地下洞穴上課,堅持讓流離失所的孩子受教。
  三十日早會,上人囑眾感恩臺灣平安有福,更要見苦知福。
  言及都市中高樓林立,水泥建材容易吸熱、不易散熱,致使都市氣溫居高不下,上人希望人人減輕欲念,節約資源,也教眾善用門窗對流通風,少開空調,自然流汗可以調節體溫。
  去年六月發生的八仙樂園粉塵暴燃意外震驚社會,慈濟人至今陪伴著這些孩子與家屬;陽光基金會、大愛感恩科技與紡織業者,則共同為燒燙傷患者研發更為透氣舒適的壓力衣。
  上人不捨談到:「天氣炎熱時,經常會想到這群傷者,必須忍受痛、癢與悶熱,用壓力衣緊緊地束縛患部。令人欣慰的是,儘管復健之路漫長,他們依然勇敢面對。」上人提起其中一位傷者實現約定,投入慈濟人文真善美志工;也有就讀護理科系的傷患,即將進入臨床工作,願以同理心照顧、鼓勵病患。
  「父母、家屬的陪伴,以及社會大眾的愛,是支持他們的重要力量。人間需要大愛,『陪伴』將黑暗人生翻轉為光明。」
  基金會董事會中,上人強調,「為佛教,為眾生」是慈濟的精神主軸。「各志業體都要具有宗教情操,不能偏離誠正信實的精神,要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為社會人群發揮良能。」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