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日 正信,正念,正行

6.22 《農五月‧十八》
【靜思小語】信仰正確,意念正確,力行正道。
道風德香度眾
「來到慈濟道場,就要培養正信、正念、正行──吸收正確信仰,產生正確意念,還要身體力行正道,才不會空過時日。」與臺南慈濟人談話,上人肯定大家用心活絡道場,接引人間菩薩;也叮嚀大家善用空間,讓靜思堂隨處都是說法處、修行處。
「要提升法的品質,用適應個人根基的方法,讓人樂於投入慈濟事,才能進一步凝聚人人的心,深入佛法、力行菩薩道。」
人生難免遭遇橫逆,上人勉眾:「面對逆境,要提起正念,以感恩心、因緣觀看待人生磨難,繼續行善造福。」
誠正信實為本
與臺南慈誠委員座談,上人談到,從創立「克難慈濟功德會」開始,五十年來堅持誠、正、信、實的原則,期待所有弟子鞏固、傳承誠正信實的慈濟精神。
「不忍眾生受苦難的這分情,是無私真誠的情,而非迷情。有智慧、能覺悟,才會身體力行,發揮愛心。慈濟人要當『覺有情』的人間菩薩──聞法入心而有所覺悟,發心為天下眾生付出。」
慈濟人投入慈善訪視、勘災賑災,皆是自行負擔食宿、交通。上人讚歎大家有正信、不執著,具有「三輪體空」的修行功夫;累積出的愛心力量,不只能應臺灣社會所需而付出,還能將臺灣的愛與善彰顯於國際間。
「臺灣無以為寶,以愛、以善為寶,大家要好好珍惜。法入心,誠正信實、無私付出、待人處事皆戒慎虔誠,自然能得龍天護佑。」
上人教勉,聽經、讀經、講經、傳法的功德,重在身體力行;想改善人間,就要走入人群淨化人心,帶動人人尊重生命。
立基品德教育
午後來到臺南慈中,上人感恩曾耀松校長九年來用心辦學,並在老師、家長的合和互協下,做出廣受讚歎的辦學成果。「慈濟辦學,是要發揮教育良能,培育出品學兼優的孩子,能守法,為家庭負責任,對社會有承擔。這是我們對社會的責任。」
社會風氣改變,學校教育良能漸難發揮,上人期待慈濟學校的孩子有好品德,還要有智慧。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學校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環,請老師從自身做起,當孩子的身教典範。
上人期待老師們提起教育使命,執好教鞭。「所謂執教鞭,不是權威教育。」上人強調,把學生教好,懂得做人的道理,讓未來的社會好人多,才能減少天下災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