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日 轉苦為甘

6.20 《農五月‧十六》
【靜思小語】付出不說苦,助人是幸福。
醫療,全人守護
晨間與大林慈濟醫院醫師座談,上人表示,生命無價,失去就無法挽回;慈善與醫療密不可分,若有發現病患家境困難,可提報慈善志業評估補助,合力救拔病苦,這就是慈濟醫院的人文精神。
「無分貧富,人人都會生病,只是貧人患病總有無奈,需要愛的醫療給予救治;醫療與慈善志業要相互輔助。慈院的醫療是慈善醫療,也是全人醫療,不只救治病患的疾病,當發現他家庭有困難,也要幫助他重新站起來。期待大家共同守護全人醫療的人文精神與品質。」
上人強調要重視預防醫療,避免小病拖成大病,錯失治癒良機,也拖垮一家經濟。
「大家有緣同在慈院任職,是過去生曾經結緣,要有志一同全力以赴,成就醫療教育的好環境,接引年輕一代做好醫療人文的傳承。」上人期勉主管們勤耕福田,耕耘好土地,播下善種子,讓粒粒種子萌發成長,結實纍纍;所培育出來的好學生,都能成為「傳衣缽」的好人才。
願力,眾緣成就
「因緣成熟,即使面對重重困難,看似不可能的事也會一一成就。」大林慈院醫療科簡報,上人回憶,二十多年前應嘉義地方人士的建院請求,來到大林看土地,認為醫院座落於鄉間,土地最好能有二十公頃,才足以建設醫院與宿舍,讓優秀人才安住於此付出。此言一出,鄒清山師兄慨然捐地,促成大林慈院建設;再加上林俊龍院長、簡守信副院長等人發心,率領醫療同仁來此付出,終於讓慈院就地立足,穩定邁步。
「慈濟不是為了賺錢而成立醫院,是希望在此提升醫療水準,爭取救人的機會。」上人感恩醫護同仁以菩薩心,來到這所鄉間醫院付出;期待人人都能安住在這個家,合力達成全人醫療。
「現今醫療科技發達,但醫德、價值觀卻不斷貶值。為了搶救生命,就要立志提升醫療價值──發揮無私的愛,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上人鼓勵大家合和互協,招來有志一同的生力軍,讓「田中央的大醫院」醫療人文扎根扎得更深,穩步向前。
付出,真正幸福
「業未消,走不了;緣盡了,怎麼留都留不住。無論如何,醫療總是要盡心盡力,舒緩病患身體的苦,撫平他心靈的痛。」
下午與大林慈院同仁座談,上人期勉醫療同仁以至誠的愛心,舒緩病人身心之苦。
慈濟人不說「辛苦」而說「幸福」,就是源於大林慈院建設時的工地人文。當時志工聽到勞工朋友說,為了生活而做工程,汗流浹背很辛苦。慈濟人勸慰道,大家辛苦付出,能成就救人的醫院,實是功德無量,應該說「幸福」。勞工朋友心有所悟,改說「幸福」,心境轉變,做得很歡喜。
「病患的笑容,是最美的笑容,笑開醫護團隊的心。」上人慰勉,大家在醫療崗位上盡心盡力,身體必然會勞累,但是人人真誠付出愛,看到病患恢復健康,辛苦就很有價值。
「醫療團隊彼此感恩、尊重、愛,合心付出,挽救寶貴生命,也因而看見幸福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