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96期
2016-07-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臺東尼伯特風災後
  大地保母
  聞法札記
  靜思精舍生活禪
  慈善臺灣
  一句話的力量
  老人沒問題
  人物誌
  阿板薰法香
  天涯共此情‧約旦
  草根菩提‧馬來西亞
  書摘•一路點燈到佛國——人醫行腳
  健康百寶箱
  生命的禮物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真情印象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96期
  十七日 善與愛,是妙法

6.17  《農五月‧十三》

【靜思小語】心靈災難,會導致社會災難。

 

環保,回收人生

  一位男士平日菸、酒、檳榔不離口,並沾染賭博惡習,在外為非作歹,回家後動輒打罵妻兒;當他生病中風後,便遭家人遺棄。
  慈濟人接獲提報前往關懷,除了提供生活濟助,也接引他到環保站當志工。如今,他轉變心念與行為、戒除種種惡習,昨日親自向上人道感恩:「我的人生,是被慈濟回收來的。」
  與臺中市環保局陳宏益副局長等人談話,上人表示,慈濟環保不只淨化大地,更淨化人心;引導人人修正惡習,身心落實環保。
  「環保要從個人、家庭做起,人人都可以成為保護大地環境的志工。」上人提到屏東慈濟人與市公所合作夜間環保,大幅減少垃圾量。「政府與民間合作,更能帶動居民落實環保。」


心轉,反黑歸白
  
  蔡天勝師兄陪同正在輔導的更生人前來。談及毒品氾濫、青少年吸毒者增加,上人感嘆:「善惡只在一念間。一念偏差為惡,要將之拉拔到善的一方來,得花費很大的力量。」
  吸毒對身心的殺傷力極大,甚至會留下一輩子的後遺症。上人肯定蔡師兄用心投入反毒宣導。「能及時喚醒、導正一個販毒人,就能避免青少年踏入陷阱、誤觸毒品,使身心不由自主。」
  曾有戒毒成功者想拉拔朋友走出毒癮,沒想到又被拖入泥淖。上人再三叮嚀,吸毒者的精神與行為都不受控制,輔導時務必謹慎。「要戒慎虔誠、提高警覺,保護好自身安全,用尊重的愛,協助吸毒者脫離毒害。」
  蔡天勝師兄過去受毒品誘惑、多次進出監獄,在獄中接觸《慈濟月刊》,從此發心立願以佛法淨心。出獄後主動尋找慈濟,十一年來面對任何困難都不改其志,人生反黑歸白,也經常進入監獄現身說法,度人無數。上人肯定蔡師兄徹底改過、成功回歸社會,且投入慈濟貢獻社會。「一念心轉,人生徹底轉變。只要有心,沒有做不到的事。」
  受刑人各有生活背景,犯罪原因也各不相同。上人表示,犯罪受刑多起於心靈無明——無明黑風不斷翻騰,蒙蔽心智而犯下大錯。「個人的心靈災難,將導致社會災難。一念心轉,法入心,就能改變人生、利益眾生。」
  上人表示,「愛」與「善」是不分種族、國籍與宗教的「大妙法」,是天地之間共通的大道理,期待慈濟人用心帶動,讓佛法清水更普遍滋潤眾生心田;「人心淨化無煩惱,人生即能輕安歡喜。」


好事,永恆堅持

  慈濟成立五十年來,師兄師姊陪伴許多人走過低潮、扭轉苦難人生,也扶助許多家庭向上向善,有助社會平安祥和。上人叮囑:「為苦難人付出,更要『法入心』——無畏風雨困阻而勇猛精進,永遠堅持把慈濟事做好。」
  一切眾生皆可成佛,上人教眾,要學習「常不輕菩薩」,將每一個人都視如佛菩薩般恭敬以待。「要時時做到感恩、尊重、愛,如此即是供養無量數佛。」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