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懸命
撰文‧盧蕙馨(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副教授)
以「一生懸命」的態度為所當為,讓人們重新發現,
人與人間原就值得信任,原可以禮以情相待。
有家麵包坊,專賣自家創意的歐式麵包點心,需先上網預訂。年輕的師傅也是老闆,聽說是從臺北移居到花蓮,不會和客人主動聊天,看來全副心思都在烘焙上,有時也開班教學。
小店的牆壁上畫有一棵樹,鬚狀樹根大過樹身,很有生命力地延伸;下方寫著四個斗大的字:一生懸命。字畫都出自他的手筆,我看了感到有些驚心動魄,這人要用一生賭上做麵包嗎?
過了不久,在新北市永和巷弄間一家咖啡豆坊,我又看到這四個字,在羅列產品旁邊的木牌上。字跡飛舞,好似店主人也要豁出一生埋頭烘咖啡。
這家賣日式精品咖啡豆和器皿。三五顧客圍在小小的長方桌上,安靜地欣賞年輕的日籍女子沖咖啡。她優雅沈穩地進行每一個步驟,在研磨好的咖啡粉上注水,粉上浮出如蘑菇般的氣泡,而至滿溢生香,分享給顧客品嘗。
這借自日語「一生懸命」的宣示,是店家向顧客保證產品出自認真敬業的精神吧!其中有股拚命的勁。為何要以一生來形容,「懸」又是何意呢?懂日語的父親回答我的疑問:「『懸』有關連的意思。因為事情重要到關連到生命,所以奮力以對。」
原來「懸」字是關鍵,認定所做的事關連到不只是生存,還有生命的價值、信念,甚至是呈現事物美好狀態的情操。這兩家店都不起眼,卻有令人著迷之處,是主人的專注投入,營造出產品的美感和品味別樹一格。
在快速消費的現代社會,以數量和價格來衡量價值,產品沒有溫度,我們更無從得知生產者的心思。「一生懸命」彷彿喚起舊時人情的牽繫,那就是賣者守分盡心,買者感動安心。勇於行動承諾,就能讓人產生信心。
物品買賣只是人際關係的一個環節,推而廣之,我們需要以「一生懸命」的態度為所當為,讓人們重新發現,人與人間原就值得信任,原可以禮以情相待。
許多默默服務他人的慈濟志工,已以「一生懸命」的付出,在人間注入美善與溫情。無遠弗屆的身影,形成另類的動人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