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632期
2019-07-01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親師生‧坦白話
  助人線上
  莫忘九二一
  志工人物誌
  阿板薰法香
  聞思修
  特別報導‧馳援東非伊代風災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最美的笑容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632期
  十八至十九日 無常人生

5.18~19《農四月‧十四至十五》

【靜思小語】謹慎把握分秒,灑脫面對生死。

忍一時,利益天下

十八日,印尼董事會後,印尼林逢生師兄搭專機來到花蓮,進精舍與上人談話;印尼郭再源、黃榮年師兄、劉素美師姊及慈善志業顏博文執行長、熊士民副執行長等人在座。

上人談述慈濟在東非三國伊代風災後的援助方向,其中莫三比克有超過三千位志工,就地有人力,再加上本會給予一股援助力量,希望可以把握因緣,只要走得到、看得到,就盡力幫助他們。如果當地政府有重建的規畫,慈濟可以協助造村、造鎮;此外也要援建學校,讓孩子接受教育,未來才有希望。

「人生無常,只要可以為人間做事,真的要把握因緣與機會去做。我把每一天都當作最後一天,面對生死要灑脫,不過要謹慎把握每一秒鐘,把事情做好。即使身體狀況不佳,也努力復健,要有力氣出來對大家說話,把法脈宗門事務交代清楚。」

「各位在走入慈濟以前,忙的是自己的事業,即使彼此認識,交際應酬,感情也不會那麼好。現在是真情的相聚,因為你們有同一個志業。今天聽到你們的報告,都沒有人說『我賺了多少錢』,都是『我做了什麼樣的慈濟事』,你們不只做到四大志業,還能『影響國家,安邦定國』。因為你們為印尼社會的付出,讓政府看到了,還加上國家的力量支持你們,這是我在臺灣做慈濟一輩子自嘆不如的;你們比我有福,你們的因緣比我好,不過我問心無愧,面對各種境界都能『堪忍』。」

上人說,認定要做的事,無論面對什麼困難與阻礙,都要堪得起忍耐。假如不忍耐,想要做的事一遇到阻礙、聽到批評就停步了,也就沒有如今的慈濟,可以在這幾十年來為臺灣做這麼多事,在全球近百個國家進行人道援助,幫助這麼多貧病苦難人。忍一時,就能做出利益天下眾生的好事。

「我很能『堪忍』,也很耐勞、耐煩。我這一輩子都在臺灣,平時的活動範圍就是精舍的書房、會客室,但是我活得很安樂、很自在,心靈境界很開闊,不論無常何時現前,我都很安心。」

上人表示,對自己,覺得此生盡心盡力,可說毫無遺憾,然而對於弟子,則期待人人增長慧命。在座多位都是在印尼舉足輕重的實業家,要把握因緣提升智慧,將追求世間財的心力用於耕耘福田,具有正確的理念,就會有很大的力量影響社會!

富貴人,富有愛心

十九日,印尼慈濟人報告志業成果,包括巴淡島、龍目島等幾個貧苦或受災地區的慈濟村建設計畫;另分享印尼金光和氣區有十個互愛組隊、三十個協力組隊,約五千位志工,朝兩百萬會員的目標努力。印尼志工繼去年演繹《無量義經》片段之後,將舉行靜態展,並演繹完整版。

教育志業成果斐然,金卡蓮慈濟大愛學校及國際學校招生人數攀升,大愛學校高職部開設軟體工程科不到二年,學生開發出不少應用軟體,並在線上軟體商店發布;印尼慈濟醫院則預定於明年十一月啟業;印尼大愛臺共有四個新節目,原本每星期播出三天的《證嚴法師說故事》節目,今年改為每天播出。

上人讚歎這兩天印尼董事會的報告既豐富精彩又歡喜溫馨,四大志業有聲有色,讓人感受到印尼團隊的合和互協,而且富有人文精神。請大家再接再厲,延續如此和樂的氣氛,保持慈濟人文氣質,繼續精進。

上人也提醒大家,發展志業要把握因緣,更不能忘記根源。就如培育大樹,不能只看末稍的枝葉長得茂盛,更重要的是讓根伸展得深廣,整體才能穩固,才有辦法持續發展。要感恩最初的幾位師姊,穿著繡花鞋踏過崎嶇道路,這一路上還有人用心接引與陪伴,才能踏出這條寬廣而平坦的印尼慈濟路,有這麼多人護持志業。

在場多位慈濟人擁有企業集團,每個人的時間都很寶貴,然而大家甘願付出,印尼的慈濟志業才能發展得這麼好。「在座每一位都是富貴人── 是富有世間財又富有愛心的『富中之富』,貴在你們能夠走入菩薩道,實際去做利益天地人間的好事,不是庸庸碌碌,賺錢只想享福而已,你們此生的生命很有價值!」

心寬了,煩惱不生

馬來西亞慈濟人醫會陳吉民、陳成亨醫師等人回到精舍,隨常住師父出坡,到當歸園拔草。醫師們分享,當歸就像是被無明煩惱遮蔽的真如本性,將雜草連根拔起,就如同去除心底的無明雜念。

上人說,當歸是很好用的藥材,雜草被拔起後經過處理,也可以成為農作物的肥料。雖說人間因為眾生各有不同的見解、有不同的無明煩惱而複雜,但是唯有人間好修行。

娑婆世界是堪忍世界,除了要堪忍身外的境界,也要堪忍自身的病痛、衰老無力之苦;要堪得忍耐,才能在人間生存。看不順眼、不順心的一切,都是生命中的雜草,都是生活在人間的生理、心理障礙,修行就要自我克服種種障礙,而且要讓這些困難阻礙成為滋長慧命的肥料。

服用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的「慈濟四神湯」,心寬了,知足自然感恩,善解就能包容;若是遇到境界不堪忍耐,無法包容看不順眼的一切,就沒有辦法做好利益人間的事。

「就如當初啟動那一念心而成立慈濟,需要人、需要力,人多,也有很多的人我是非,假如聽了這麼多是非言語、看見人與人之間不能合,心生煩惱,就像農田裏的當歸被雜草覆蓋而無法成長。」上人形容田裏的當歸就是每個人的慧命,要善用方法對治無明煩惱,才能鞏固道心、增長慧命。

陳成亨醫師說,過去覺得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成長而感到內疚;去年十二月帶著兒子一起參加土耳其關懷團,為敘利亞難民付出,讓十歲的兒子感覺到自己很幸福。

上人分享,再如何照顧、陪伴自家的孩子,他終究也會長大;再多的陪伴都不如讓他知道父母是為何而忙。能夠教導孩子發大心、擴大愛,才是有智慧的父母。

「你帶著孩子到土耳其,親自接觸敘利亞難民,是最深刻的智慧教育。當父母的若只是呵護著孩子,陪著孩子過日子,孩子或許仍然不知道父母的想法與志願;不要為了陪伴孩子,阻礙了道心。若說是為了陪孩子,所以停下行菩薩道的腳步,不但沒有增加孩子的福,反而給孩子『業累』,成為你們業力的拖累,這也不對。」

上人叮嚀師兄,要把握時間,用心規畫與分配,孩子的成長不受影響,父母也沒有被孩子拖累,這樣才是為孩子造福。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