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交流道】
到難民營表演布袋戲
今年九月,歐洲慈濟志工再度前往塞爾維亞,在難民中繼站致贈文具、書包及二手電腦等物資;出發前,志工向我提議,或許可以表演布袋戲給難民小朋友們看。
雖然布袋戲是我的興趣,但我只學過簡單的操控技巧,幾次想放棄,但心中總有個聲音:「這是慈濟要去撫慰小朋友的心,及傳達做環保愛地球!」鼓勵自己提起勇氣去克服。
抵達第一個難民營後,動手布置布袋戲表演臺,接著藉由布袋戲教導小朋友如何分類垃圾、做好資源回收。有些小朋友興奮而失控地擠向臺前,表演完後,更圍上來搶抓著戲偶,有的甚至用拳頭擊向偶頭。我很震撼,默默地想為什麼他們會這樣?
發放文具及背包時,小朋友們開心喜悅的表情則讓人很感動。一位媽媽見著小孩拿到書包,抹去臉上的淚水,擁著小孩一起離開。這也衝擊著我,感觸無法言喻。
接下來兩次的表演,一樣是教導小朋友做好環保,但是他們還是不理解什麼是「分類」,只知道垃圾要丟進垃圾桶,我們只好從垃圾桶中找材料出來說明。雖然如此,難民中繼站整潔的環境讓我欽佩,超過我在英國的街頭所見!
有些難民身懷著絕技,只可惜無處發揮;礙於法規,只能在難民營漫長地等待,期待著不確定的未來。我聆聽他們的訴說,也為他們打氣,總有一天幸福會來臨,別放棄!
有一個家庭讓我印象深刻,是一對夫妻帶著四個女兒、四個兒子一起逃難。一年前,其中一位女兒發燒,逃難過程無法就醫,燒退之後卻智力退化。日後每當我想起他們,總是一陣難過。一個好好的家庭,因為遭受迫害只能離開家鄉,面對這樣的悲劇。
其中一個小女兒穿著已經開口笑的布鞋,卻還是很開心,得知是她媽媽從垃圾堆裏找到的,真是給我重重的一擊。我擁有三到四雙鞋子,還沒穿壞就想要換新鞋,他們的知足讓我感到慚愧。與他們相比,我如此富足,也發自內心覺得感恩。
英國 林正中
珍惜「以法相會」的日子
靜思書軒同仁協助我將《藥師經講述》的SD 卡置入手機測試播放,聽到〈淨如琉璃〉的音樂緩緩而出,突然泛淚,再聽到證嚴上人慈悲柔和的聲音,淚水盈眶。從此,聽聞《藥師經講述》成為我上下班或坐長程車程的良伴。
靜思人文出版了許多上人的著作、影音開示,再加上網路電臺、法音集等,讓我們隨時可以依照自己的狀況來薰陶心性,透過一次次的浸潤、洗滌,懺悔我們的習氣,那樣的「法網」恢恢、疏而不漏,讓我們不該推託沒有時間聽聞佛法,常常不由得從內心深生感恩。
是上人的慈悲,擔心弟子的慧命中斷,苦口婆心、殷勤叮嚀、善誘引導,期勉我們法要入心,身要入行,不再用習氣做事,而無形於行善造福中造了惡業、結下惡緣。
從過去每天可以聽到上人主持的志工早會,到後來一週只有兩天,讓我們更加珍惜。清晨薰法,若上人身體不適而未升座,改播影帶,讓我們更珍惜與上人日日靈山會上「以法相會」的日子。
出版不斷,是為延續法脈。終有一天,我們只能透過著述、影音、網路來閱讀、聆聽上人的法,更加提醒我們珍惜師徒緣,緊緊跟隨。
新北市 汪育如
視膚慰苦難為如常
「經歷的一切不是苦,是樂,在業力中輪迴才是苦。」為社會默默付出的慈濟志工們,視「膚慰苦難」為「如常」,無怨無悔,不求回報地幫助他人,讓我了解大愛的意義。將溫暖傳遞給需要的人,似乎是他們的天職。對一個非親非故的人關懷備至是多數人做不到的,他們卻當作本分事,無所求地付出。
觀看了《如常》紀錄片,片中臺東慈濟人所關懷的個案故事令人動容。瑞皇師姊陪伴的美妹女士,上一秒才說:「我來洗杯子。」下一秒又問:「我要做什麼?」現場觀眾馬上爆出笑聲。紀錄片真實且沈重地深深震撼我── 原來世上真的有無依無靠、生活無法自理的獨居長輩,而且可能就在生活周遭,但我們卻沒有伸出援手,甚至都不知道。
泰源國中棒球隊則使我熱淚盈眶。他們打棒球,不僅是興趣、夢想,更重要的是讓家人過更好的生活。在這之前,我認為夢想是崇高的,若與金錢沾上邊便是俗氣、世故的,現在才發覺自己是多麼幼稚。也很感謝家人那麼支持我,讓我可以為了興趣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必為家計操心。
「入人群長智慧,看盡人生百態」,是看完《如常》紀錄片後得到的啟發。希望我的心變得更開闊、愛更無私,甚至是無等差,盡己所能幫助世上所有需要溫暖的人。
南投 林彥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