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開了 全家歡喜了
撰文‧許雅玲、陳莉菲(福建漳州慈濟志工)
|
福建漳州環保志工蔡美伸,晚間沿途撿拾垃圾桶內可回收的資源。(攝影/林舜婷)
|
無論是改善家庭氣氛,或者改變同村居民丟棄垃圾的觀念,
蔡美伸體會到一點,就是從自己開始做起……
一九七○年出生的蔡美伸,皮膚黝黑,身體結實,笑起來充滿自信;她平日與丈夫從事搭建鷹架的工作,收入穩定,三層透天厝也在夫妻倆的打拚下建了起來。兩個女兒乖巧,都在求學中,小家庭和樂融融。
這樣幸福的畫面,讓人聯想不到數年前,美伸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每天充滿著抱怨和計較。
●
「以前我們家的經濟條件在村裏是最差的,不管吃、住,可以說是最窮的。」丈夫和公婆都是耿直人,家裏生活條件十分艱辛,美伸剛嫁過來時,因為經濟的落後,她總感覺很自卑,不喜歡說話,不愛跟村裏其他人接觸。
生活上種種不如意,還有內心的苦,美伸滿是憂愁,很不快樂。脾氣暴躁的她,常常因為一點家庭瑣事就與先生爭執;與公婆意見不同,發生口角時,她會加大音量,一定要壓過公婆的聲音。小家庭吵吵鬧鬧,不得安寧。
當兩個女兒步入青少年叛逆期,常厭學逃課,不去上學考試;原本就被生活瑣事困擾的美伸,面對孩子的不懂事,只會用暴力行為來教育。「我生氣時是用全身力量去打孩子,誰都攔不住的;無法控制自己,就像發瘋了一樣。」
二○一三年,在嬸嬸陳雪音的邀約下,美伸第一次參加慈濟歲末祝福,此後開始參與志工研習;看到慈濟人呈現出的威儀,深深吸引了她,感受到慈濟就是自己一直尋找的地方。
雖然家裏距離慈濟聯絡處十幾公里,美伸騎自行車要四十多分鐘才能到達,卻不覺辛苦;因為她從讀書會中聽聞上人的法,聽完後感到很輕鬆。
她也開始反省,意識到原來自己的習氣真的好重好重,發起脾氣來就走極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上人的『四神湯』是在治我的心病。」
「要柔和聲色」,上人的這句話,讓美伸遇到想要大聲說話的境界時,就會馬上想到自己是上人的弟子,想生氣的念頭頓時壓制下來;這樣的改變,也改善了自己與家人間的關係。
美伸明白對待孩子也要柔和聲色,好言溝通,孩子才會乖。每當參加慈濟活動回到家,她與孩子們分享自己的感動,鼓勵孩子們一天省下一塊錢,投竹筒撲滿助人。
親子間有了共同的話題,如朋友般的相處,美伸漸漸感到兩個女兒變得懂事乖巧,不再逃學。二○一八年,大女兒幸運地考上了大學,小女兒也在漳州就讀高中,兩個孩子成了貼心小棉襖,凡事跟她有商有量。
孩子的轉變,是母親最大的快樂。美伸深刻感受到,自己要改變,才能改變別人。回首過往,物質欠缺的苦,還不算苦;心有煩惱轉不過來,才是最苦。美伸改變心態,也改變了家庭環境,日子要歡歡喜喜地過。
|
工地活粗重,蔡美伸將一捆捆竹竿搬到樓上,提供師傅搭設鷹架。(攝影/許雅玲)
|
|
以往總是滿面愁容,為了小事斤斤計較,蔡美伸從上人的法語中,心開意解。(攝影/楊玉桃)
|
法水隨身帶
工地變道場
「我每天將上人帶在身邊,邊幹活邊聽上人說法,心中的無明煩惱就會慢慢放下了。」除了把法應用在家庭生活,美伸也落實到日常工作中。她取出放於腰間的迷你播放器,按下開關後,上人開示《靜思妙蓮華》的聲音就迴旋在工地內。
一捆捆沈甸甸的竹竿,重達數十公斤,美伸的工作就是將之搬到樓上,讓師傅搭建鷹架。看似簡單,卻是非常粗重的力氣活。
以往碰到師傅聲色不好,態度惡劣時,美伸也感到不平;而今她將法水帶在身邊,將「四神湯」融入與同事的相處中,學會善解包容,換位思考。
平日大家喝完礦泉水,瓶子四處亂扔,美伸隨手撿起,收集回收;起初很多人不理解,認為她生活條件還不差,怎麼會將垃圾撿回家。面對同事們質疑的眼光和聲音,美伸耐心解釋,說明做環保的益處,也得到贊同與支持。
二○一八年八月,臺灣環保志工一行人來到漳州分享環保,讓美伸受益匪淺。同年九月,美伸受志工洪小惠和王寶淑邀約,開始參與夜間環保。
「以前下了工地,回到家總覺得很累,坐下就不想動了;現在出來撿環保,心情變得很好,很歡喜。」美伸笑著說道。
她們忍著惡臭髒亂,撿拾路旁垃圾桶內可回收的資源,美伸也意識到做環保的重要和清淨在源頭的迫切性。平時雖然常向身邊親朋好友宣導節約資源,少用塑膠袋及一次性用品的環保理念,卻收效甚微;看到農村裏,大家不習慣垃圾分類,甚至往池塘邊丟,環境污染十分嚴重。
「我在慈濟聽到上人說,要清淨在源頭,從我做起。」這讓美伸明白什麼是身教勝於言傳,她堅定地說道:「我來做,做到讓別人看得到我的改變,別人自然而然也會跟著我改變。」這讓她有了在村中成立一個環保點的決心,於是以住家附近蓋起的一樓毛胚屋作為環保點,邀約親朋好友一起來做分類。
二○一八年十月五日晚間,是埔美山村新社環保點第一次做環保。村民們有的提早結束農活,有的提前做好家務,天色一暗,紛紛趕往美伸家中集合,一起去做環保。
大家將平時收集的環保物帶來整理,也同時學習如何分類資源。空地上滿是寶特瓶、紙板等物資,人人雙手分類不停歇,笑聲也不斷。「今天才知道什麼是鐵、鋁、塑膠;這樣分類回收可以讓地球更乾淨,人居住也會更舒適。」第一次參加夜間環保的村民顏明娜說。
「做環保,我很歡喜;大家都認同做環保,我就更歡喜了。」美伸說,如果能影響人人都有環保意識,垃圾就能減少很多。
|
為了接引更多人做環保,蔡美伸在家附近找了一個臨時的環保點,村民忙完農活,就到這兒將自家收集來的資源分類。(攝影/楊玉桃)
|
|
做環保熱熱鬧鬧,最重要的是環境乾淨了,埔美山村環保志工們因此擁有好心情,更加投入。(攝影/蔡薌雅)
|
不焚燒金紙
全村第一人
「以前父親忌日拜拜時,我常吩咐母親多買一點金紙給父親。」美伸說,聽了上人關於七月吉祥月的開示後,了解燒金紙的由來,從此不再拿真錢去換假錢;不只不燒金紙,還把原本要買金紙的錢投入竹筒助人,簡單又環保,也不會熏黑房子。
旁人看了好奇詢問,也認同這樣的正信正念;美伸與他們結緣竹筒,歡迎一起助人,連一間販賣金紙的店家也效法日行一善。
二○一八年十二月,美伸的公公猝逝;村裏的習俗,是全村人會送紙錢到喪家。美伸生起一個念頭:「不知道是不是上人給我的力量,我希望公公的喪禮可以不燒紙錢。」
在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的農村,辦喪事不燒金紙,美伸在村裏是第一個。面對習俗上可能會有的壓力,美伸毫不猶豫,因為她牢記上人的教誨。「對的事情,做就對了,我就這樣做。」
剛開始許多人不理解,美伸力排眾議,耐心解釋,紙錢燒掉了就沒了,捐出來助人,也是功德。這樣的想法得到家人的支持後,美伸就和村裏賣金紙的店家達成共識,若有人要來店裏買金紙,請他們把錢放入竹筒。
美伸沒想到自己的這一舉措竟獲得很大迴響,告別式時,全村有一百七十三戶把買金紙的錢捐出,總共一千三百多元人民幣。這些錢不僅沒有燒掉,還能化為愛心幫助貧苦的人。
「正因為我這樣做了,也得到我嬸嬸的認同。」美伸的嬸嬸張素貞十分感動,之後母親往生,她也效仿美伸的善舉,將買紙錢的錢捐給慈濟,「這樣做比較簡單,對環境也很有好處,因為燒紙錢產生的煙很大,對地球有不好的影響。」
美伸很感恩嬸嬸和其他親朋好友的支持,其實這正源自於她自身的改變;也讓她廣結善緣,如今村裏一半以上的村民都是她的慈善會員。
走入慈濟,從大地環保到心靈環保,環保這扇門,讓蔡美伸的人生變得不一樣,也會持續帶動,讓人人都能做環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