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644期
2020-07-01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特別報導
  健康百寶箱
  親師生・坦白話
  慈善臺灣
  志工人物誌
  今日餐桌
  聞思修
  大地保母・馬來西亞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真情映象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644期
  二十一至二十二日 和氣表達誠意

5.21~22《農四月‧二十九至三十》

【靜思小語】聲色要柔和,對內能合,對外能安。

疫情考驗人情

二十一日,醫療志業董事會在精舍召開,上人談到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後,各醫療院所承受很大的壓力;很慶幸臺灣相對平安,但是面對全球慈濟人,在每天的視訊會議中,總是聽到他們述說居住地的疫情以及封鎖政策,都表示防疫物資缺乏,以及靠勞力打工維生的貧窮家庭,因防疫封鎖而斷炊的困境。

「慈濟平常得到全球會員的點滴護持,現在我們也要對各國的疫情與受苦受難的民眾表達關心。這次疫情考驗著人與人之間的情,也教我們提升『覺有情』,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這是全球慈濟人面對疫情的觀念與行動。」

上人嘆言,新冠肺炎籠罩全球,至今未能平息,實在令人擔憂,不知如何安慰大家,只好叮嚀大眾提高警覺,做好防護、照顧好自身健康。此外,還要提起虔誠的心,牽起人間的情、發揮人間的愛。這分真誠的愛,不只是愛人,還要擴及一切動物。

上人期許主管們持續照顧好第一線同仁的平安,也感恩醫療董事們的支持與關心,「醫療攸關人體健康與安全,而且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醫療技術也隨之不斷進步;未來的醫療發展,與教育密切相關。期待各位董事共同守護醫療慧命,讓醫療志業永遠都能以清流之愛為人間守護生命、守護健康。」

法水泉源永續

二十二日,上人對負責靜思人文各部門的常住們開示:「大家都是想得很清楚,才來到靜思精舍修行;有心進來、有心付出、有心帶人,所以精進勤行,讓這個家成為全球慈濟人的家。靜思的修行人因為全球慈濟人而看見天下,全球慈濟人也看到靜思精舍的師父們如何辛勤地挑起這個家的重擔。常住師父們發大心、立大願,並且身體力行,取得了天下人的信任,『信為道源功德母』,把人的信根培養出來。」

「既然靜思道場是大家所依止的地方,靜思惟就是禪,心無雜念、無染著,認定要在此處增長慧命,向上接法,向下傳法,要讓法水泉源永續不斷。所以說來,你們都認真做事,做得很足,證明這條路的方向是對的,要為未來的人奠定根基,還能向外鋪出一條大道。」

上人說,常住們在田裏所種的蔬菜作物,除了提供精舍三餐所食,香草植物可以提供淨皂廠作為原料。此處水土純淨,經過大家用心提煉與製作,成品優質,可以支持精舍的生活;至於香積飯的製作,主要是儲備賑災糧食,像是幾個國家的慈濟人說,因為防疫封鎖政策限制外出採購,食品工廠也停擺,他們靠著香積飯安心度日。

而且經由常住用心學習、研發出來的香積飯,經妥善儲藏可以放將近一年,平時在倉庫備有一定的量,若有急需就可以運用。香積飯能以常溫的開水浸泡食用,對於災後無法炊煮的民眾來說容易運用,又比乾糧好入口。因應各國民眾飲食習慣不同,上人建議可以再研發製作玉米粉等能夠長時間儲存的賑災糧食,供應給像海地、獅子山共和國等長期缺糧的國家,且這些國家都有與慈濟結好緣的團體,或是受證的本土志工,能確實將慈濟所提供的物資送到貧苦居民手中。

談及淨斯茶,在苗栗三義的茶園,接手時原本就是一片已經開墾的茶園,三義的環境適合種茶,經過辛勤照顧、採收與烘茶,所生產的茶葉也有一定的品質。上人叮嚀大家要珍惜這片山林,除了原本的茶園,其他樹林不再開發;此外,也要珍惜、尊重日日辛勞的工作同仁,以及經常動員協助維護茶園的志工們。

上人談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各國慈濟人除了發放糧食,也教居民做好防護避免感染。但是像莫三比克等基礎建設比較不完善的國家,民眾連清淨的飲用水都難以取得,遑論洗手。莫國居民會用煮飯之後的炭灰淨手,這也是一種世代傳承的生活智慧。淨皂廠也可以朝此方向思考,研發出可以在缺水環境中使用的衛生清潔用品,協助缺水地區的人們降低感染病原體的機率。

「你們都做得很好,現在還要提醒你們聲色柔和。我們既然發願入如來室、著如來衣,聲色就要多注意,對內要合,對外要安,才能達到合和互協,眾志成城,圓滿達成目標。要適時表達意見,而且言語和氣,才能表達我們負責的誠意;我們誠懇溝通,達成共識後朝同一個方向出力,才能把路鋪平,讓人人走得安穩。」

「佛法無處不在,你們天天都在使用妙法,耕耘田地、培養作物,讓一片土地長出滋養人的糧食,隨著四季循環,生機無窮無盡,一顆稻種可以長出一穗稻米,粒粒稻米都有再長成稻穗的生命力,只不過需要人們發揮力量播種、耕耘,才能成就一切。」上人用種稻譬喻,要成就一切利益人間之事,關鍵在於人心,若是無心投入,結出的稻穗都是空心的;有用心、能合心,用法水滋潤大地,讓種子發芽茁壯,就能「一」生無量。

「師父很讚歎你們,大家要合和互協,替我傳法,無論是對在家、出家的新發意菩薩,要做好典範,帶動人人恆持初心、法脈精神代代相傳。靜思法脈如清泉;對的事,做就對了,如同大家在田園裏培養出優質的農作物,要拔除無明雜草,引入靜思法脈的清泉灌溉,讓好種子『一』生無量。」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