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日 聞聲救苦

5.12《農四月‧二十》
【靜思小語】有承擔就有壓力,一分不忍眾生苦的菩薩心,能克服重重困難。
不同以往的慈善救助
印尼慈濟人透過網路視訊與本會連線,報告印尼的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急遽攀升,醫療資源不足,慈濟印尼分會與政府及工商企業協同合作,捐贈一百萬個新冠病毒檢測試劑,以及逾兩百萬片醫療口罩等相關防疫物資。
上人開示,這次疫情對全人類的影響出乎意料,既是大災難也是大教育,警惕人們反省、懺悔,撥除長久以來覆蓋於心的煩惱無明,顯露清淨本性。之前常說「來不及了」,前一陣子還說「做不及了」,一直有無法清楚說明的焦慮感,直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看見全球的慘況,才知道這分憂慮所為何來。
世間四大不調或意外災難的賑災援助,都有看得見的災難情景,有明確的救濟目標,從急難救助到中長期援助,都能凝聚慈濟人的心力,為受災居民提供最適當的援助。但是新冠肺炎疫情悄然無息地發生,看不見的病毒迅速擴散,籠罩全球,確診及死亡人數攀升,許多國家限制出入境、管制海陸空交通,甚至教民眾待在家中不能外出,工商業也大受影響,導致眾多勞動人口生計中斷。幾個國家的慈濟人針對疫情影響而斷炊的貧苦人展開大發放,但是疫情不知何時平息,對貧戶的慈善救助不知要持續到何時,時間拖得愈久,苦難人會愈多。
如泰國、菲律賓慈濟人,所預算的慈善救助戶數不斷增加,而且在疫情期間的志工行動必須符合法規,更重要的是做好衛生防護以免受感染,此時承擔幾萬戶的發放工作,壓力相對沉重。然而慈濟人皆以不忍眾生受苦難的菩薩心聞聲救苦,克服重重困難而付出。
上人指出,疫情發生後,口罩、防護衣等物資,成了世界各國迫切需要的救濟物資,但是數量有限,而且各國針對這些防疫物資,有不同的出入口規定,讓防疫物資的採購與募集更為困難;這次疫情的慈善救助,對慈濟來說也是前所未有的特殊經驗。
印尼慈濟人在疫情發生後迅速反應,主動聯絡政府單位,表達全力協助防疫,並且及時付出力量,捐贈檢測試劑與防疫物資;上人讚歎印尼有福,相信在政府與民間彼此支持和努力之下,能夠平穩度過疫情威脅。
「看看你們在這二十多年來的付出,絕對沒有虛度的光陰,抓緊時間做慈濟,所以能感動社會,光耀慈濟,受到政府肯定、得到社會表揚,真的很感恩!雖然我們做事既不為名利,也不求回報,不過受到表揚,就更加肯定我們所做的是對的;對的事,做就對了,要用心精進,步步踏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