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逆齡攻略——快速解開「不老」機密
  有限人生 儲存無量智慧
  年齡?重新定義吧!
  腹有詩書氣自華
  優雅過生活
  「少年」十五二十時
  阿母的草仔粿
  陰晴圓缺都是美
  憨憨做就好命
  白髮「少女」
  塑膠袋達人
  不做「閒閒美代子」
  擋也擋不住
  隨身「三寶」
  腳步踏得深印得明
  端出人生好料理
  說愛不遲
  心態決定你幾歲——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兼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賴其萬
  老有大用——慈濟環保站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道侶叢書 / 逆齡攻略——快速解開「不老」機密
  優雅過生活
◎林淑懷。撰

李芸溱(左)參加慈濟三義園區採冬茶,嘗試不同的體驗。(攝影/林淑懷)

走進慈濟臺中分會四樓社大教室,沒有聽到師生朗讀的聲音,也沒有看到老師站在臺上講課,只見李芸溱雙手戴上手套、袖套,戴著耳機麥克風,一個位置換過一個位置,為學員個別授課——家飾彩繪。

兩年前,李芸溱卸下志工組長的職務後,投入每星期一下午和星期四晚上的「家飾彩繪」教學。從原來一班二十人,增加到兩班四十人,平時還得配合志工勤務,每天忙得不亦樂乎。

「我只想,該如何讓學員畫出她們喜歡的作品而已,再忙都值得!」用心教學「無囥步(閩南語,不藏私)」,讓不同程度的學員,一上課就愛不釋手。

「能來上這個課,最該感恩的人是清音師姊,我年紀一大把了,她才慧眼識英雄認識我。」有一天,呂清音到李芸溱家裏作客,發現牆面和桌上擺滿琳瑯滿目的畫作,「都是你自己畫的嗎?好美喔!」認識李芸溱這麼多年,竟然不知道她早有國際講師資格的證照,因此推薦她到社大中心授課。

四期課程過去,備課和找教材占用李芸溱好多時間。為了節省教材費用,她開著車子,一家一家比較差額,連老闆固定給老師的折數,她也分毫不收,完全回饋給學員,「價錢合理,負擔少」,學員愈上課愈開心。

帶著三十年的專業,走入社大與學員一起彩繪,李芸溱自己也愈來愈年輕,愈來愈有朝氣。

教室內,時而歡笑,時而靜悄悄,當她說:「大家先放下手上的畫筆,一起過來看我如何修改作品……」椅子移動的聲音此起彼落,同學們起身圍觀,也有人用手機錄下修改的一筆一畫。

「手要輕,選對畫筆,太大不行,太小也不對;圖案小,筆尖跟著小,圖大,跟著大,畫出來的作品才會靈活。」李芸溱的筆觸輕而易舉,邊講解邊修圖,同學們目不轉晴看著,不禁異口同聲地說:「好美喔!」

畫好一張圖案,不是一、兩堂課即能上手,老師得不斷講解說明、傳授技巧,學生也要勤練習,畫工熟了,即可直接彩繪在自己喜歡的包包、杯墊、水果盤等物品上,完全看個人的手藝。

每每看到學員們的作品,李芸溱總說「有進步。」同學相互鼓掌,作品受到老師的肯定,便是及格的分數。

李芸溱自我要求嚴格,三十年來不停地勤練,才有今天滿分的成果。能將專業獻給學員,源自媽媽從小對她的栽培……

李芸溱說:「很感謝媽媽,要不是她堅持,不會有今天的我。」出生嘉義的李芸溱,上有一個姊姊、下有一個弟弟,長大後到臺北開設舞蹈教室。姊姊遠嫁日本,弟弟成家居住臺中,為了讓媽媽與弟弟能近距離相聚,一九九九年和媽媽一起遷居臺中。

「我六歲開始學芭蕾,自己開班授課,直到幾年前退休;十五歲學畫畫,從素描、油畫到國畫,也嘗試雕塑,藝術相關的東西都很喜歡。」李芸溱的作品多元,讓人看了就喜歡。

從畫畫轉入「家飾彩繪」,源於三十年前的一次日本旅遊,參觀當地的文化教室,發現每一件作品都非常生活化,任何物品都能彩繪,甚至要丟棄的家具也能別出心裁,化腐朽為神奇。旅遊回來,她一頭栽進「家飾彩繪」的世界裏。

三十年來,李芸溱愈和人分享愈有成就感,「不是我有多麼厲害,而是人人都可以畫,作品送人自用兩相宜,很適合一般人。」將彩繪融入生活,令居家環境顯得更有精神,日子過得更快樂。

六年前李媽媽往生,李芸溱頓失所依,全身無力,心跳加快、睡不著、吃不下飯,整個人魂不守舍,踏不出家門,志工出席率降到最低,身體正能量急速下滑。求助身心科醫師,才知道自己患了嚴重的憂鬱症,經過治療,每天吃藥加上法親陪伴,病情開始好轉。

近兩年的時間,不靠藥物,體力恢復又回到志工路上。想起過去,李芸溱很懺悔:「生命是自然法則,應該前腳走後腳放,用父母給的身體利益人群,而不是白白讓時間從身邊溜走。」

「服務人群,回饋社會」,是當初選擇志工路的目的,投入慈濟後的李芸溱,感受「時間短暫,生命無常,把握分秒才是最有價值的人生。」

自稱是顆小螺絲釘的她,要用現在「十八歲」正年輕旺盛的體力,貢獻社會,更要透過彩繪,造福更多美麗人生,並謹記與學員立下的誓約——「終生學習,優雅到老。」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