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髮「少女」
◎張麗雲。撰
中區慈濟志工舉辦「慈濟五十,用愛接力」運動會,長青組同舟共濟趣味競賽中,陳美津(左)賣力參賽。(攝影/陳榮照)
臺中慈濟醫院大廳,年貨大街的攤位上擠滿了人潮。
「來喔,這是新鮮的豆干,現做的牛軋糖喔!」顧攤的人,卯足勁推出最鮮美、貨真價實的物品。
七十六歲的陳美津,身著一襲白衫藍褲,在靜思書軒攤位忙著,一頭白蒼蒼的髮絲,梳理得很整齊。
「來!我跟你介紹,這是今年新開發出來的餅乾,很香、營養成分高,可以當口糧,如果用開水泡,就是一杯營養的五穀粉了!快過年了,當伴手禮很實惠唷!」她如數家珍,熟記靜思文物每樣產品的特點。
每週有一天半固定在靜思書軒服務。這一天清晨六點,陳美津到臺中靜思堂做完福田志工回來,又馬不停蹄地搭公車到醫院顧攤位。
個子嬌小的她,體態輕盈,健步如飛,若不是那一頭白髮,看起來就像個少女。
由於住家離臺中慈濟醫院不遠,醫院後方有一處環保站,平日的生活範圍就圍繞在家、醫院、共修處和環保站間。她不會騎腳踏車、機車、也不會開車,只要在家附近的路程,都靠著兩條健朗的腿步行。
每個星期六是社區的大型回收日,她和八十歲的先生在環保站度過一個上午,她分類,先生來來回回,將志工分類好的回收物,一籃一籃地送至分類區堆放。
大兒子鼻咽癌拖了四年,二〇一一年往生。兒子生病期間,陳美津和先生回老家的次數增多了,兒子留下一對孫子,需要他們協助媳婦照料。但是慈濟勤務她一樣都沒缺席,和先生輪替照顧孫子和家。
有一次,陳美津在醫院的輕安居服務,一位三歲的小女孩一直喊著躺在床上的爸爸。
「師姑,我一直叫爸爸,他為什麼眼睛都不張開,怎麼都沒有反應?他都沒有張開眼睛看我啊!」小女孩天真地問她。
陳美津被她這樣一問,忍著淚水,想到兒子往生時,孫子一個才幼稚園大班,一個讀小一,「眼前這位三歲小女孩,他們一家人的苦比自己當年還要苦,至少孫子還有我們這對阿公、阿嬤疼,還好我們都很健康,要不然媳婦要上班,這個家該怎麼辦?」
兒子的死,白髮人送黑髮人,陳美津坦然接受,臉上沒有留下任何怨懟痕跡。她說:「常常在醫院做志工,生老病死時時在我們眼前上演,人生又有什麼好計較和比較的呢?」
陳美津拉起小女孩的手,安撫她說:「爸爸可能太累了,你等爸爸慢慢復健好了,他就會回答你,跟你玩喔!乖!我們去找媽媽,不要吵爸爸,讓他休息。」
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則,陳美津常常在醫院做志工,才能坦然面對兒子的無常,輕安放下,但是對自己逐漸老邁的身軀,曾經感嘆無奈。她說:「如果上人沒有提醒我們,用年輕的心重新出發,我也會覺得自己老了,比不上年輕人了!心念一轉,感覺步伐變輕盈,做起事來也更有勁了。」
幾年前,三媳婦又生了個小孫子讓他們老夫妻帶,雖然日子一樣忙碌,卻依然輪流出門做志工,一樣也沒缺席。古人道,「只羨鴛鴦不羨仙」,他們同師同道同志願,比那鴛鴦眷侶更令人羨慕。
「老是自然法則,每個人都會老,如果一直認為自己老了,就會愈來愈沒有機會付出。我們要把握身體健康時,趕快做,不要空過時日。」陳美津說,醫院裏的生老病死是一面鏡子,人就是要動,要不斷地做,付出的當下自然忘記年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