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逆齡攻略——快速解開「不老」機密
  有限人生 儲存無量智慧
  年齡?重新定義吧!
  腹有詩書氣自華
  優雅過生活
  「少年」十五二十時
  阿母的草仔粿
  陰晴圓缺都是美
  憨憨做就好命
  白髮「少女」
  塑膠袋達人
  不做「閒閒美代子」
  擋也擋不住
  隨身「三寶」
  腳步踏得深印得明
  端出人生好料理
  說愛不遲
  心態決定你幾歲——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兼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賴其萬
  老有大用——慈濟環保站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道侶叢書 / 逆齡攻略——快速解開「不老」機密
  說愛不遲
◎張素玉。撰

楊雪珠不只做環保,也參與生活、香積、醫療志工、煮茶水等,從不挑工作。(攝影/柯喬麗)

熱水沸騰,楊雪珠靜心看著。當熱水注滿茶桶後,推移一旁,投入有苦甘味的七葉膽茶包;待茶色、茶味釋出,楊雪珠細心將茶包舀至小水瓢裏,招來邱秀蘭,兩人合力將茶桶抬至小推車上,送至齋堂門口,等待男眾志工分送至活動現場。

推車上掛著「培訓人員用」,另一推車上兩桶檸檬水及麥茶則掛著「慈少點心用」,不同活動有不同飲品,有時候也會有奶茶、咖啡、靜思茶等,讓參與的志工生津解渴。

多年來,每每大型活動日,在慈濟三重志業園區齋堂,總能看到嬌小的楊雪珠,默默付出的身影。

脊椎開過刀,七十歲的她穿著護腰做著各種粗細工作,雖然身體疼痛,但她不以為苦。一起負責茶水的邱秀蘭笑著說:「說到做志工,她就跑很快,每次看到她都笑瞇瞇的;剛認識她的時候好像有心事,比較鬱悶、沒笑容。」一語道出楊雪珠這些年的轉變。

楊雪珠的人生猶如茶湯,苦澀的過去漸漸回甘。

她出生於南投縣魚池鄉務農人家,未出嫁前在家負責家務,從未外出工作。二十一歲那年經媒妁之言結婚,婚後育有一女兩男,住在屏東。因先生從事木工裝潢,時常舉家隨著工程四處搬遷,大兒子國小時期就讀了五所小學,深感搬家辛苦,也埋下日後北上、日夜加班只為買一間房子的動力。

三十幾年前,一家人落腳新莊,為了賺錢,她天未亮就得搭車至三重工作,出門時孩子都還在睡覺;晚上加班回家後,孩子早已入睡。仗著孩子有婆婆及先生照顧,她常住在工廠,有時甚至一個月才回家探視一次。

女兒及小兒子年幼,無法理解母親為何時常不在家,親子關係疏離。「我們需要人照顧的時候,你在哪裏?」面對兒女的怨懟,讓楊雪珠感嘆:「為了家庭生活啊!有口難言……」

由於不懂如何教養孩子,楊雪珠時常用吼罵方式管教。有次,小兒子偷了水果,她拿竹枝打、罵,兒子竟奪去竹枝折斷,心痛的她怨自己教不來,將兒子拖去警察局讓警察教。

不只孩子不諒解,先生也因楊雪珠無法兼顧家庭,兩人時常意見不合起口角,甚而打罵相向,夫妻關係一直不和諧。

楊雪珠心裏的苦,工廠老闆娘邱秀蘭看在眼裏,便邀她到花蓮靜思精舍參訪。看到精舍師父自力更生,生活節儉刻苦,她很受感動。

「那時愛漂亮,每隔三個月便要剪一次頭髮,從花蓮回來後便發願不再上美容院。」楊雪珠將錢省下來繳交善款幫助人,也加入志工行列。

多年來,楊雪珠做志工做得很歡喜,然而回到家中,怨懟還是存在親子及夫妻之間。二〇一一年,慈濟舉辦《法譬如水》經藏演繹,楊雪珠在共修過程中讀到「暴躁習氣常傷人」、「人身難得惡當斷」、「知罪肯懺」等偈頌,邊讀邊流淚,想起過往的壞脾氣,她驚覺要向家人懺悔。

頭髮斑白的她向小兒子說:「小時候媽媽沒有把你們照顧好,今天才變成這樣家庭失和……」多年的情結,孩子一時無法放下;楊雪珠自知有錯,不敢奢求孩子的原諒,默默以行動來表達她的懺悔。

楊雪珠與女兒同住,就細心打理生活起居,讓女兒下班回家後可以好好休息。當兒女發脾氣時,她不再與他們爭執,選擇不回話,善解包容孩子的情緒。「上人說要吞忍啊,尤其是還要消化」,楊雪珠感悟道:「不是忍就可以了,真的消化掉就海闊天空。」

母親的改變,孩子看在眼裏,不再常頂嘴,「現在媽媽看到我們有需要,會主動告訴我們說她可以幫忙。」在大兒子的眼中,媽媽脾氣變好,比以前容易親近多了。

近幾年,先生身體時好時壞,楊雪珠減少清掃工作及做志工時間,陪伴先生就醫,照料生活。早年夫妻爭吵、拳腳相向的記憶揮之不去,一開始楊雪珠總懷著不甘願的心情,經藏演繹後,她懺悔過去不該以「你對我不好,我當然對你不好」的心態來相處,而是轉換心情面對夫妻緣分。

她把照顧先生視為責任,「我不會再埋怨,埋怨跟仇恨很痛苦。」放下怨懟的楊雪珠,讓兒女不再覺得母親對父親無情,也讓在國外工作的兩個兒子安心打拚,家庭氣氛漸漸和樂。

走過親子及夫妻關係的困頓,楊雪珠分秒把握可以出來做志工的時間。抹去額上的汗珠,她微笑著:「我很幸福,有聽到上人的法,漸漸來修心,現在什麼事都想得開,看得開就好命了!」念轉、心境也轉的楊雪珠,正在品嘗回甘的人生滋味。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