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我的第六個孩子
2014-05
  【自序】綴補愛的篇章
  公婆添孫
  罹患血癌
  「乖寶寶」獎
  古灶情懷
  情緒障礙
  尋求協助
  來自戒治所的回響
  感同身受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道侶叢書 / 我的第六個孩子
  情緒障礙

放下身邊的瑣事,我帶著蛋糕與鳳梨酥,和先生一起去精神療養院探望彬彬。

車子行駛在蜿蜒的山路上,兩旁風光雖美麗宜人,卻無心欣賞,一個多小時的路程,腦海裏只想趕快見到日夜牽掛的彬彬。剛讀一個學期的高中特教班,彬彬就辦休學了,在療養院住了一個月。

國中時,彬彬偶爾會出現情緒障礙行為。升上高中後,教養院社工帶他去做鑑定,醫師認定是「好發於青少年的情緒障礙」,屬於精障的一種。社工表示,教養院沒有接受精障的托育,彬彬必須轉介到精神療養院,接受治療與公費托育,也無法再去上學了。

去療養院接受評估那一天,也許是環境陌生,彬彬顯得有點躁動,院方用約束衣把他約束住,他變得更驚慌,緊抱著我放聲大哭。護理人員見他有些失控,幫他打了一針鎮定劑,使他暫時安靜下來,並將他當成精神病患,約束在輪椅上。

那一幕景象,瞬間停格在我的眼底;那一針,就像是打在我心坎裏。此時,社工又告訴我,教養院從此就終止收養彬彬了。

學校老師曾說過,彬彬有明顯的自閉症表徵,我卻以為那是智能障礙的一種。原來,彬彬無法與人互動、精神亢奮、自己打自己等行為,都是屬於自閉症症狀。醫師評估認為,彬彬的情況愈來愈嚴重,有必要接受治療,用藥物穩定他的情緒。

我知道彬彬比較難照顧,但沒想到有一天他會住進療養院。不由得一陣鼻酸,抱著彬彬,眼淚不自主地落在他略顯安靜的臉頰。想到今後他要在這個陌生的環境住下來,不知能否適應,不知能否被友善對待?心情就像外頭下著濛濛細雨的寒冷天氣,冷到谷底。

這裏離家更遠,要看他一次還真不容易。每當他看到我們,總是先愣了一下,等回過神來,才高興地趕緊靠過來,緊緊握著我和先生的手,在大廳慢慢地走來走去。

每走幾步,他就會抬起頭來看看我和先生,不時露出陽光般的燦爛笑容,手也愈抓愈緊,分不清是我們牽他,還是他牽我們,似乎深怕一放手,朝思暮想的家人就會不見。

短暫的相聚對他來說是奢求,可是他愈抓得緊,我的心也愈難捨。每當我們要轉身離開的時候,他總能感受到而情緒失控、放聲大哭,甚至抓住我的頭髮不放。我知道他是百般不願意我們離開,我只好請先生再安撫他一下,等他吃完飯,心情稍微平靜些再走。

但太陽總會下山,只能乘著他不注意的時候,悄悄離開。

每次去看彬彬,回程路上想起他緊抓不放的手,總覺得讓他一個人孤伶伶在那裏,有點殘忍,但是又安慰自己──他的狀況得接受醫師治療,希望這是短暫的,若有改善,就要帶他離開這個地方了。

不過,心情早已受到影響,每次去都掛著兩行淚、帶著一顆沈甸甸的心回家,總要好幾天心情才能平復。

只能虔誠祈求佛菩薩慈悲,保佑彬彬在新的環境能得人緣,受到好的照顧,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過日子,我才能安心。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