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咫尺幸福
2013-07
  【自序】茉莉花開
  沒有過不去的苦——陳夙雰
  梨園如夢令——唐美雲
  接棒——靳秀麗
  紅塵唱清音——殷正洋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道侶叢書 / 咫尺幸福
  【自序】茉莉花開
◎陳美羿

六月。茉莉花開的季節。

我在花臺種了十來盆茉莉,它們在溽暑競相綻放,讓我擁抱一屋子的芬芳和清涼。每天,我在花香中入睡,在鳥語中醒來,幸福無比。

在幸福的六月,我完成了這本書:《咫尺幸福》。

這一本書,相信您開卷時一定感覺很親切、很熟悉。因為書中的主角,經常會在您家客廳的電視上出現。

沒錯!他們都是「電視人」,有主播、主持人、歌手、模特兒、演員……在工作場域中,他們光鮮亮麗,擁有知名度,似天邊的明星,遙不可及;然而褪下光環,他們跟你我一樣,是個再普通不過的人。

之所以會有這本書,要從三月說起。慈濟基金會祕書處規畫了一個專案:請名人談「惟孝‧幸福」,由主辦單位負責聯絡受訪者,委託我採訪執筆。因為以第一人稱書寫,要說自己多孝順很奇怪,也很困難。於是幾經討論,改變方向,談自己的生命故事,並著重在與父母的親情關係上。

受訪者中,有各界人士,但以演藝界最多,為求屬性統一,本書僅收錄媒體人及藝人部分。他們大部分是在大愛電視臺製作或主持節目,或演出大愛劇場,其中有的我已經認識十幾、二十年,但大部分都是初次相見。

訪談中,這些「從電視走出來」的人,以「素顏」相對,每個人都是那麼樸實、親切、真誠,毫無保留地暢所欲言。談到童年時光、成長過程、父母的辛勞操心,激動者飆淚不可收拾,含蓄者哽咽不能言語。真情流露,教人動容。

人不能選擇父母,雙親失和或習氣太重,讓做子女的很無奈;父母生得子女的身,不一定能生他的心,子女年少輕狂,讓父母提心吊膽,操煩不已,也是無可奈何。總之,有緣成為親子,就是一門功課,必須善解、包容,用無比耐心去學習。

一個失聰的母親,買了傳真機,搭火車、乘巴士、再徒步上山,送去給上大學住校的女兒,為的是便於聯絡。一個慈愛的父親,天天做拿手好菜給妻兒吃,自己卻獨嘗剩菜拼湊的「佛跳牆」。父母對子女的付出,無怨無悔無所求,他們只是平凡的小人物,但在兒女心目中,卻如須彌山般的偉大。

對父母有多孝順?每個人都說自己做得不夠,甚至因叛逆讓父母煩憂而懺悔不已。好不容易才「挖」到一個小故事:女兒為生病的父親求壽,因得不到「允杯」,而跟老天爺「吶喊抗議」。聽來讓人想笑又想哭,不是嗎?

在表演工作上,有人是科班出身,有人是半路出家,他們的成就讓人羨慕。但是誰知道,在亮麗的背後有多少的努力、走紅的另一面是千辛又萬苦、成功之前是一連串的挫敗。在演藝界,一夕爆紅是美麗的泡泡,旋即破滅。要想屹立不搖,絕不能靠包裝吹捧,而是潔身自愛,勤奮不懈。

他們跟慈濟的因緣,或深或淺、或早或晚,每個人不一;但相同的是,都獲益良多,甚至有的人因此由負轉正,活出美好人生。還有人投身公益,享受奉獻的喜樂。

因為是以第一人稱撰寫,不宜訪問周遭親友來談當事人,所以無從發揮,相當受限。我必須錄音,以忠於原意,不能妄加竄改,或任意添加己見。撰稿時,我每每化身為當事人,娓娓述說「我」的故事,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我跟著故事主人翁一起奮鬥、堅持、痛苦與歡喜,常常是邊寫邊掉淚。

撰稿完成,我會寄給受訪者審閱,其中若有謬誤,或不妥之處,都可以修正再修正。這裏面,沒有娛樂版的八卦內幕,倒是可以「窺見」一向不為人知的藝人家庭生活。在真誠的對話中,希望您會看見他們的汗水和淚水,看見他們的努力和打拚,看見他們「行善行孝」不遺餘力的行動。看見身為人子,或身為父母,真真實實的他們。

盡孝有多難?惟「順」而已;幸福有多遠?近在咫尺啊!

感恩我兒子豪,他是我的第一位讀者兼編輯,廣泛閱讀的他,提供我好的意見,幫我初步編修、下標題。我們既是母子,也是文友;在寫作的道路上,常常相互切磋、勉勵。訪談那麼多位知名的公眾人物之後,我更省思自身的親子關係,更珍惜此生的緣分。謝謝子豪,不但是我貼心的兒子,更是我的善知識。

蟬鳴滿天、花香滿屋的此時,寫下這段心情,除了感恩,還是感恩。當然,最感恩的還是——閱讀本書的您。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