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615期
2018-02-01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慈善臺灣
  書訊
  慈善國際‧土耳其
  特別報導
  人物誌.嘉義
  聞法札記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最美笑容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615期
  心靈交流道

還有明天嗎

 

投入慈濟近十多年,我由感恩戶的邊緣到成為慈濟委員,脫貧之路無甚艱辛,除了感恩還是感恩!

二○一七年初,我到花蓮慈濟醫院承擔醫療志工,順道篩檢大腸癌;二月踏入臺北慈濟醫院交接志工時,即接到電話詢問是否有到門診追蹤,回到家看到花蓮慈院癌症中心寄來的通知,才警覺事態嚴重;之後為期兩個多月的病況追蹤,吃盡苦頭,肝膽腸胃科徐榮源副院長不放手的堅持,讓我由衷感恩。

一次前往慈院檢查路上,車胎在秀朗橋扎到釘子而洩氣,排檢時間緊迫,我不知所措,只好來到慈院社服室求助,看見輪值的師兄如見到救星,戰戰兢兢地說出難處,雙和區的許增培、張越舜師兄即刻要我帶他們到現場,兩位白髮蒼蒼的法親合起來超過百歲,不顧骯髒、跪在地上為我換備胎。我悄悄拭淚,因為不知是否還有明天,法親給予我如此溫暖感受。

檢驗報告出爐,得知身體安然無恙,感恩徐副院長積極為我安排檢驗,不容我有任何藉口推託。謝過副院長,步入慈院花園,我癱軟跪地痛哭,兩個多月來不確定「還有明天嗎」的恐懼隨著淚水渲洩。我不是怕死,是怕自己沒有時間做慈濟。

在生死未明時,桃園的美容、建華、緞妹等師姊來家中為我打氣。緞妹師姊溫柔慈祥地陪著孫女快樂唱歌,猶如昨日之事,而今她捨報而去,亦不過半年光景,告別式時,我哭到眼睛疼痛不已。

自回歸社區以來,多次和緞妹師姊並肩承擔勤務,一群人談笑風生,師姊溫柔婉約,與師兄伉儷情深,怎奈無常,先行離去,我感覺菩薩點錯名、叫錯人,因此痛苦莫名。

反觀自省,往後當存無上感恩心,戮力做慈濟。感恩許許多多人在我茫然的路上拉我一把,更以虔誠恭敬心祝福彭緞妹師姊乘願再來。

桃園 慈惜

 

愛墨,能助

 

墨西哥,一個從臺灣單趟飛行里程超過八千五百哩、時差十四小時的遠方國家。除了要面對高原氣候、日夜溫差將近攝氏二十度的挑戰,目的地之一荷呼特拉市,是傳說中毒梟盤據、民風剽悍的地方。懷著未知與陌生的情緒,我們展開為期一個月的賑災之行。

身為賑災前置團隊,需與政府及民間單位協調發放相關的細節,還要到各地舉辦志工培訓、讓本土志工了解發放流程及動線,以及張羅即將到來的百人大團食衣住行。很難想像,這些事項僅僅是由十位前置團員每天與時間賽跑完成。

上人在視訊連線中提醒我們,要用「寸寸愛」來陪伴墨西哥受災民眾,「有愛,就無礙」。確實,有了這分力量,縱使一天睡不到幾小時,但總算讓籌備進度剛好趕上,讓我們可以將來自各地的愛心交到受災民眾手上。

值得嗎?當然。因為在發放的現場,我們握到的是一雙雙真誠的手、擁抱的是一個個溫暖的愛、說出的是一句句感恩的「Gracias」(西班牙語「謝謝」),在當下就如同現場所唱〈一家人〉歌詞:「因為我們是一家人,相依相信,彼此都感恩……」

本土志工每一次跟我們見面時,總是先來個用力的、大大的擁抱,道盡對慈濟人無比的信任,他們真的很珍惜從各地前來一起幫忙的慈濟志工們。

記得在一次發放結束後,我們在通訊軟體群組中發現本土志工崔妮更換了她的個人顯示圖,改成一張她在發放現場與上人法照合影,那一刻真的有說不出的感動……

回想第一次去找崔妮拿受災戶名單,只見她的「辦公室」,是一處簡單卻有漏洞的遮雨棚,幾臺電腦、幾張椅子,周遭物品亂中有序,她帶著一群志工正在核對名單。他們日夜未曾鬆懈,初來乍到的我們,卻連去使用他們洗手間的勇氣都沒有,心想著:「這是什麼地方呀?」

這位女士舉手投足、說話方式都像個大姊頭,同時也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但當她遇到慈濟人,認識了上人,不敢相信竟有人能夠這麼無私的愛他們。

最近一次與上人視訊連線前,原本習慣散著髮的她梳起了慈濟頭;志工培訓中,她高喊:「不就是『做』就對了嗎!」

是呀,做就對了,這彷彿也在提醒著我們。這一群本土志工如從地涌出的菩薩,為我們說了一場真實法。

一點一滴累積的國際賑災能量,不再愛莫能助,而是真實「愛墨」,「能助」。

高雄 蔡雅純、林維揚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