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 續緣

12-7《農十月‧二十》
【靜思小語】莫空過時日,讓慧命夭折;多付出一分、多成長一分,為來生種下好因緣,續行菩薩道。
孩子的模
臺南慈濟中小學張經昆校長,偕教職同仁前來與上人談話,上人強調慈濟教育最重視的是學生品行,期許師長營造整體環境整齊有禮,自然能起潛移默化的作用。
「家長、老師都是孩子的『模』,先把『模』做好,孩子就會跟著學習,衣著整齊,言行有禮。在慈濟學校裏,還有慈誠懿德會的爸爸媽媽們,展現出入有序、形象溫柔莊嚴的人文氣質,也是在為孩子做身教。」
上人表示,「禮」就是「理」,孩子們以有禮的形象,展現出無形的道理,讓人見了受感動,也能看得出老師平時的諄諄教誨。
上人也鼓勵老師們,以誠懇的愛從事教育,也要以開闊的愛接近社區、接近人群,廣結善緣,讓社區民眾了解慈濟辦學方向,從慈濟老師莊嚴的形象,感受到慈濟學校注重的教育方向。
清貧富者
「天下苦難多,且心靈的災難比天災更苦,因為煩惱、無明會延伸到來生,愛恨情仇不斷連結。已經了解佛法、因緣果報,就要謹慎身口意,運用佛法化解仇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把握當下,拓寬生命的寬度,加深生命的深度。」
在臺南靜思堂,連續兩場歲末祝福,上人期許大家虔誠精進,讓佛法在心靈道場長久延傳。
「救助天下苦難的愛心力量,來自於大家平時點滴累積;雖然身在臺灣,但是全球慈濟人做慈濟事,少不了這分力量,生命也就因此拓寬了廣度。要加深生命的深度,就要更加精進,用心聞法、虔誠力行,『轉識成智』,不只隨著意識造作,要提升智慧在人間行事。」
上人表示,即使已經受證,具有委員、慈誠的身分,但是「本質」要靠自己努力修養,「佛法要從何延伸傳續?就在精進的心地道場;要用心開菩薩道、踏實走出這條路,為人間而付出,才是真精進、真菩薩。」
上人勉眾把握時間,多做一分、多成長一分慧命;「是日已過,命亦隨減」,空過時日而致慧命夭折,將來迷迷茫茫而去,不知何時能再得人身、得聞佛法;「要為來生來世種下聞法修行的因緣,也能與師父、與菩薩法親再續緣,續行菩薩道。」
如是我做
「我一生無所求,不求讚歎,只求慈濟人真誠、慈悲、勇敢,悲智雙運;說我們該說的話,做我們該做的事。如果沒有傳承,時日已過,日後人們或許連臺灣曾經遭遇九二一大地震的重大災難,也會逐漸遺忘。」
與臺南慈濟人座談,上人表示,慈濟走過的路,都是「如是我做」、最為真實的法,與人分享,也是在傳法。「慈濟人要傳慈濟事;師父還在,大家都是第一代的慈濟人,有責任把慈濟宗門開得正,將這條菩薩道開得寬廣,才能帶動更多人鋪平人間路。」
上人說,該遺忘、該放下的,是仇恨與對立,就像波士尼亞與塞爾維亞在二十多年前曾發生戰爭,兩國人民長久有心結。近兩年來,波士尼亞志工協助並參與慈濟在塞爾維亞援助過境難民的行動;塞爾維亞難民委員會人員,也曾與波士尼亞志工共同來到臺灣拜會,當時即勸他們放下恩怨糾葛,合心協力為世間苦難人付出。
「兩國民眾語文相通,卻因為戰爭成為世仇,這是時代的無奈。但是戰爭已經過去,何苦將仇恨記在心裏,甚至代代相傳。人生苦難已多,要有智慧放下無明執著,把握當下殷勤精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