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615期
2018-02-01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慈善臺灣
  書訊
  慈善國際‧土耳其
  特別報導
  人物誌.嘉義
  聞法札記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最美笑容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615期
  四至五日 和合互愛 菩薩境界



12-4-5《農十月‧十七至十八》

【靜思小語】與人無爭、與事無爭、與世無爭,即是最清淨安和的菩薩境界。

 

醫療人文

 

十二月四日清晨,大林慈濟醫院醫療團隊分享近期搶救的急診個案,上人感恩大林慈院啟業十七年來,在嘉義純樸鄉間鞏固了守護生命的磐石,而且全院合和互協,同仁們形象整齊純淨,為病患貼心設想,不僅解救危難,並提升生活品質;醫者佛心,品格令人尊敬。

上人表示,慈濟醫療志業強調人文精神;所謂「人文」,就是人格的質感,醫療人文形於外就是真誠的醫病互動,以及團隊成員的合心互助。

「人生之苦以病苦為最,人間也沒有比生命更有價值的;醫師拔除病苦,是生命的再造者。」上人說,如果以商業服務來看待醫療,或是醫師鬆懈了自己的精神形象,人們就容易對醫療人員喪失尊重感,也不信任,就會影響醫病關係。

「病人將生命全然託付給醫院,而醫療團隊面對複雜的病症,一個科手術治療之後,鄭重交給另一科做後續療護,跨科合心,彼此鼓勵。醫師與醫師之間有感情的連結,合為對病人的大愛,拉長情、擴大愛,就是慈濟醫療人文。」上人也期待這分純樸而真誠的人文特質,能展現在每所慈院與志業體。

 

當下精進

 

二○一四年五月起,雲林斗六慈濟志工王勝聰承擔「晨鐘起,薰法香」的視訊連線開機作業,薰法後先去斗六環保教育站整理回收資源,然後再趕回家開店做生意。

他說,天天聞法,改變暴躁的脾氣;也感恩上人對弟子慧命的疼惜,心中有法,就能在慈濟路上始終如一。

師兄在歲末祝福典禮中見證分享,上人開示勉勵大家:「修改習氣並不容易,不過要把握因緣、把握時間,用心下功夫修正過去的錯誤,精進於未來。既然已經走入菩薩道,就要一心一志,邁步前行,才能真正體會佛法。」

慈濟在墨西哥震災區的發放與義診即將展開,英國、法國與美國慈濟人今日也抵達葡萄牙,到十月間森林大火的重災區勘查;此外,歐洲慈濟人也將前往義大利震災區及塞爾維亞的過境難民收容中心關懷。

「發心不只在一時,發揮愛心也不只對特定對象、局限在小範圍裏,而是要長長久久、生生世世,將大愛普及全球。」上人表示,能夠救助這麼多國家苦難人,來自點點滴滴愛的能量;己力雖微,但滴水入大海,這滴水永不乾涸,能夠與天下人結福緣。

 

真誠祝福

 

接引父母進入慈濟的孝順孩子不幸車禍往生,父母心痛難捨,上人勸慰:「他是師父的好弟子,你們也是師父的弟子,要把師父常說的因緣觀聽入心;就當成孩子修菩薩行,現在進階再深造。」

「每個人隨著因緣、業力,經歷一段一段的人生,因緣長短各不相同;他這一段人生的使命很重,年紀小小就投入慈濟,又這麼精進,並且度父母行菩薩道。現在使命達成,因緣圓滿,要真誠祝福他,讓他安心平靜地接受下一段因緣,展開下一段人生,平平順順地接續力行菩薩道。」

上人再勸:「不捨還是得捨,不要讓他帶著煩惱而去,要幫助他以清明的意識,在來生延續清純的慧命。」

 

相安無事


「慈濟人的美,美在三輪體空無所求──不執著於自己是付出的人,不執著於付出了多少,也不執著於誰接受了自己的付出。真空妙有、妙有真空。要做到與人無爭、與事無爭、與世無爭,人間世事皆安,是最清淨安和的境界,也就是菩薩境界;這樣的菩薩境界,需要靠人人和合互愛才能成就。」

與雲嘉區慈誠委員座談,上人叮嚀,向佛菩薩像祈求平安,其實是要向內求,為自己安心,心安才能平安。

「苦」的起因,來自於煩惱無明,累生累世累積為業力,自然承受業報;若是清楚因緣果報的道理,在境界現前時,就能平靜面對,「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

「修除凡夫習氣,才能顯露本具的佛性。在團體中,人人各有見解、有不同的做事習慣,難免會有不如意之處。所以要飲『四神湯』開胃,提起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的精神與人互動;接下來飲用『四物湯』補氣,用合心、和氣、互愛、協力的精神,讓事務順暢運行。」

上人進一步教導,要推展志業,必須相互感恩;若不感恩,善門無法開,菩薩道也無法拓展。「無論是平時的待人接物,或者是投入慈善志業,具有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的精神,再辛苦也無怨無悔。」

眾生苦難來自於天災、人禍,有無常意外,還有心靈和物質的欠缺等,應其所需拔苦,有時千頭萬緒,亦是負擔沈重;「同樣要善解,眾生是以自己的人生說法,而我們只是付出心力、時間以及有形的物資。見聞這麼多人生經歷,心有感悟,將這些心得收納在意識之中,會再帶到下一生、下一世。」

上人叮嚀,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則,但要疼惜此生的時間、空間,與人互動的因緣,當別人生命中的貴人,也要當自己慧命中的貴人。「請大家不要讓慧命中斷,把握每秒鐘,能在菩薩道上多接觸一個人,就多結一分善緣,多造一分福。」


人性之美

 

「醫療同仁辛勞付出,救助病苦,既不計較自己付出多少,也不向病患討人情、求回報,反而感恩病患當自己的『老師』,教導學習生命的奧祕。這分『付出無所求,還要感恩』的精神,就是人性之美。」

十二月五日,於大林慈濟醫院舉辦兩場歲末祝福典禮,上人肯定慈院團隊用心盡力為病患拔除病苦,也感受到團隊的合和互協。

慈濟將於墨西哥地震災區舉辦發放,大林慈院急診部李宜恭主任以及中醫部針灸科阮膺旭醫師也前往參加義診。上人說,在座多數人雖然沒有親自走到災區,但大家平時累積愛心,聚合為幫助受災居民的大力量;也請大家持續發揮愛心,讓這分愛如同滴水入大海,永不乾涸,長長久久地造福人間。

「搶救生命是我們的目標,安定社會是我們的方向,請大家攜手共進,為天下眾生承擔重任!」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