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慈善美展 生命轉角看到愛
撰文‧楊添麟
(鍾庭嘉作品/感恩)
六位參展人作品多樣化,
包括繪畫、串珠、書法,
作品細節飽含生命的力量;
他們在現實的世間看到希望,
以心靈的開闊與喜樂,為自己的人生增色。
今年八月五日「生命的轉角‧看到愛」慈善美展開展典禮,臺南靜思堂除了慈濟志工,還來了諸多社會賢達,包括臺南市政府的官員、社區里長、記者,最受囑目的是參與美展的藝術創作者們,還有他們的家屬陪同,現場川流不息。
這其中,我遇到長期關懷的參展人劉平伯伯,他在軍中同袍一家三人及慈濟志工的陪同下,打開展館之門,他感動又歡喜,因為「平展人生」的展館,是仿他家的大門,以一比一的比例製作的,這種心意也讓我心醉,醉在滿滿的善意中、醉在細緻的愛裏。
在開展典禮的影片中,有一段是慈濟志工去拜訪劉平,志工們輪流擁抱他,他用軍人的意志忍住眼眶中的眼淚,畫面格外動人;後來我遇到其中一位擁抱他的王貴南師姊,她說因為想到已逝的父親,所以自然地說出「像抱著爸爸一樣」。
載著父母從臺中來到臺南的王宏琮,佩服慈濟人的用心,讓他能見識到這美麗境界,也讓他感動於父親與劉平之間的同袍相惜之情,尤其是他們已經九十歲,這個年紀了還願意守著朋友之義,證明他們的友情是一種可傳世的真誠情誼,真的很讓人羨慕。
從參展作品中,隱約可見每位創作者的心靈世界,慈濟志工所陪伴的這六位照顧戶能有如此豐富的心靈,實在令人驚訝;這些人都有藝術天分,志工不只是幫忙解決經濟的困頓,更希望他們的心靈能自生喜樂,所以鼓勵他們繼續自己的興趣與長才,並將作品進行裝裱與布置,促成這次的聯合展覽。
患有僵直性脊椎炎的阿吉伯,曾經感覺今生無望,但透過慈濟的醫護和志工的陪伴及鼓勵,竟然讓他找到希望,他仰躺在床上作畫,非常辛苦,但是他把未發病前的兒時記憶搬到畫紙上時,觀賞者看到的都是天真及美好,人生那一段晦澀沒有進到他的畫布;和慈濟結緣後,那一段心蓮的歲月和他的童年串起來了,曾經悲苦的人生竟然蛻變成光明一片。
女孩庭嘉在美展開展前夕畫了一幅畫,畫裏是兩位穿著藍衣的慈濟志工牽著手還有一把傘,她將畫作在臺上親自送給慈濟志工並分享其中的意義:「畫中的傘,代表背後的依靠,也就是慈濟的大愛精神,而牽手代表師姑那雙永不放棄、充滿愛的能量之手。」
說起庭嘉,除了志工不捨,她的媽媽更是感觸良多,她以女兒為榮,講起她就覺得自豪,但是想到家庭的境遇,不由得眼淚就要流出來;還好慈濟志工在周圍陪伴著,讓悲傷遠離,讓愛蔓延,讓這個家不再只是淚,在淚裏面還帶著歡喜與快樂。
展場一隅閃閃亮亮的,吸引人駐足觀賞,這一館名為「珠串人生」,作者是葉麗華,她從小身體就不好,先生往生後,她的生活空間就是十坪大的套房,幾年前摔倒後,輪椅成為她的夥伴,但在現實世界之外,串珠讓她的心靈打開了,加上志工無私的陪伴,還有慈濟人的生活觀,都讓她面對這個世界更為自在,「所有的事都不再有罣礙,活著一天就賺到一天。」
開展典禮的最後,慈濟志工陳進村上臺致詞,他感恩每一位願意參展的照顧戶,每一位與會的來賓及志工,他希望陪伴這些創作者的不只是慈濟志工,還有社區大眾,講到這裏他突然哽咽了……雖然他覺得失態很抱歉,但我卻感受到慈濟志工那一顆顆柔軟的心,也許走訪過一次慈善美展,也會和陳進村有同樣的感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