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至三十日 不忘初衷

9.27~30《農八月‧十八至二十一》
【靜思小語】凡事莫忘初心,方向準確不偏。
無私大愛不能萎縮
去年墨西哥震災,慈濟人跨國賑災,急難救助後持續關心當地,也帶動出一群本地志工,秉持慈濟精神幫助苦難同胞。今年八月,墨西哥荷呼特拉市志工大衛師兄接獲提報,關心被家屬遺棄、露宿街頭三個月的曼紐先生,發現他受傷感染,於是和志工伊芳到處求援,設法為他找尋安身之處與就醫機會;直到深夜,終於將老人家送進一家醫院暫歇,並且整晚陪伴。
大衛不斷聯繫市府社會部門及收容機構安排住宿之處,卻都沒有結果;他一再向醫院道歉、請求通融,甚至哭著請求院長,說慈濟的原則是愛所有的人,所以不能放棄任何人。最後感動了院長,安排手術室為老人家清創,減少截肢機率;並承諾提供床房讓老人家恢復、休養,直到覓得安身處。
二十七日校院聯席會,上人講述這段故事,叮嚀各單位主管、同仁們凡事「莫忘初心」,掌握精神方向,以初發心時的熱忱與精進,推動志業。
「現在的社會講求休閒,與慈濟強調的『付出無所求』背道而馳;慈濟好不容易啟發的愛心,現在已經開始萎縮了,這分無私大愛是否能留得住? 若是志業體沒有落實慈濟人文精神,讓付出無所求的精神隨著社會風氣消失,未來苦難人該怎麼辦呢?」
上人說,四大志業的成立有先後次序,是為慈善而建設醫療,為醫療而建設學校,因為慈善、醫療、教育而建設人文志業;應社會所需,應該要做的都做到了,現在只求人人「莫忘初心」,也不要忘記各志業成立的初衷,行事才不會偏離志業精神。
二十八日,宗教處海外會務組報告緬甸水災,仰光、勃固、孟邦等三省共二十個受災市鎮有援助需求,慈濟勘災團前往其中六個市鎮勘查。
寶貴歷史不可抹滅
慈濟應邀參與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設有「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二十九日,高銓德師兄向上人報告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設計概念,李鼎銘師兄則報告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於花博展出之亮點,郭璟德師兄說明「土石流體驗區」製作過程。
中區、港區的七百位志工投入將近九天,在展館完成鋪連鎖磚工程,所用的連鎖磚是從九二一組合屋拆卸後,運到大甲聯絡處運用,再用於花博;工程期間感恩后里組隊日日承擔香積。
上人指出,明年九二一大地震二十周年,展館應加入九二一之元素作為警世之用,並且加強導覽人員培訓,在導覽時強調共知、共識、共行之重要性。
九二一強震後,上人行腳到中部,驚見翠綠的九九峰如同被剝皮一般,山頭變得光禿禿:「瞬間的天搖地動,竟然有這麼大的破壞力,讓人深感人類渺小,天地威力不可抗拒;展場要讓大家看見地球環境被破壞,導致氣候極端的變化,讓大自然的災害更加嚴重,警惕及帶動人人共知、共識、共行環保;不分年齡長幼,都要將環保落實在生活中。」
上人教導,用來布置的材料如連鎖磚,是一再重複使用,或是回收物再製而成的,也要向參觀者強調與解說,教大家惜物、多次利用。
九九峰山頭光禿的災後景象,隨著時間過去,草與樹木漸漸生長,現在已不復見災難痕跡。留存、展示當時的影像與文字紀錄,是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類寫歷史;慈濟在這一段時間的付出,起了安定社會民心的作用,並且帶動起臺灣社會的愛心善念,這是不可抹滅的寶貴歷史,導覽者必須清楚闡述,讓人聽入心而有感受。
受證後要持續精進
經過至少兩年的見習、培訓,雲嘉南高屏區培訓委員慈誠返回精舍尋根,並參與精神研習會;圓緣典禮中,上人叮嚀:「社會祥和,才能有平安快樂的生活。今年完成培訓,年底受證的委員、慈誠,要持續精進,身體力行菩薩道,才是真正的慈濟人;也要不斷傳承,維持社會安定。」
「真正投入,就會真正感覺到自己的生命受重視、有價值── 用自己的生命走入苦難人的生命,幫助他們的生命得到救拔,這就是人間菩薩!」上人舉例,像墨西哥地震災區與緬甸納吉斯風災災區,過去都沒有慈濟志工,是慈濟人得知當地發生災難,不忍居民受苦而踏上陌生的國度幫助他們,也因此播下慈濟種子,帶動出精進的本土志工,就地發揮菩薩良能,照顧貧病鄉親。
「招募會員主要是淨化人心、啟發愛心,所以不能在受證以後就停下腳步。要把握機會多對人介紹慈濟,讓人感動而歡喜投入。不是教人來認識慈濟就好,而是要帶人與慈濟共行,把慈濟精神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此時此世的大責任
九月二十八日,印尼蘇拉威西島發生芮氏規模七點五強震,隨後引發海嘯,死傷人數持續攀升。印尼慈濟人與軍方聯絡勘災、籌備賑災事宜,靠近災區的錫江志工已準備動員勘災;另外,針對印尼龍目島震災,慈濟將在十月二日至五日進行第三梯次發放,並評估援建房舍。
二十九日、三十日,聽取印尼災情與慈濟動員狀況,上人感嘆天地災難不止,再富強的國家也難以抵擋,還是要呼籲人人戒慎虔誠。
「不斷地呼籲戒慎虔誠,教大家齋戒素食,談素食對大地環保、對人體健康的好處,以及減輕眾生業力,幫助世間平安少災。或許很多人都聽過了,但我還是要不斷地說,讓沒有聽過的人聽了能了解,希望聽過的人要重視,並且用心力行,這是我們在此時此世的大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