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日 爭取時間

9.16《農八月‧初七》
【靜思小語】不爭權也不爭利,而是爭生命猶存的這一刻,增長慧命。
用盡此生 肺腑之言
「每一天、每一刻,心掛天下事,當臺灣南部幾個縣市暴雨成災,泰國、寮國、柬埔寨也有水災,美國林火、印尼大地震……同一時間,要與不同地區的慈濟人互動、叮嚀。我既出家,就是與人無爭、與事無爭、與世無爭,何必這麼操心?因為佛教的慈悲喜捨精神在人間,我要帶大家在人間社會運用佛法;假如我用盡生命氣力所說的話,弟子無法深信,這讓我最為洩氣。」
中區慈誠師兄返回精舍精進研習,圓緣典禮中,上人語重心長示勉,「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佛陀說法四十多年,最後「開權顯實」說《法華經》,教菩薩法,慈濟所行道即是菩薩道。行菩薩道,就必須走入人群,面對習氣深重的芸芸眾生。
上人談到印尼慈濟人、企業家,在一九九八年印華衝突之後,來臺見面時,聽到「用愛撫平傷痕」等語,回到印尼展開大型救濟發放,先應總司令所請,為維安的軍警家庭發放,再為貧苦居民發放,安撫因經濟困頓斷炊而騷亂不安的民心。經過好幾年的慈善濟助,慢慢緩和印華對立的緊張;在二○○二年雅加達大水之後,慈濟取得印尼政府協助,「五管齊下」整治紅溪河,遷建大愛村,更是徹底改善了紅溪河畔違章貧戶的生活。
「這幾天印尼慈濟人回到精舍,對他們舊話重提,教他們經常回憶、與人分享,作最真實的歷史見證。剛開始是臺灣慈濟人前往協助,慈誠、榮董親手布施,還牽著老人家的手,幫忙扛米糧回家;發放之後再去關懷,到處都聞得到米飯香。臺灣慈濟人以身作則,尊重、體貼的言行,讓印尼慈濟人印象深刻。」
黃榮年師兄在董事會中分享,上人曾對他說,印尼人口全球第四多,若能做到讓印尼人笑,天下人就笑了。這句話成為他的座右銘,往後就朝此方向努力,在所屬的金光集團成立專門負責慈濟慈善的單位,負責當區的訪視濟貧及募心募愛,辦理農、工職訓輔導,讓貧困者得以自立等等;亦推動「竹筒歲月」,鼓勵大家點滴累積,行善助人。
印尼慈濟人募得百萬慈濟會員,發願在年底達到兩百萬慈濟會員的目標。「他們深信師父的話,聞一法而拳拳服膺,所以能夠做出這麼亮麗的成果,而且不居功、不驕傲。」上人說,印尼慈濟人並未鑽研佛法,他們藉由慈濟歌曲〈答案〉唱出體悟── 這二十五年來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真誠無私的愛;過去對人生的種種疑問、心中的所有困惑,答案也歸於這分清淨無染的大愛。
「他們做到人人無我,為普天下眾生發揮大愛。臺灣慈濟人要聽懂師父所說,無論是中文或閩南語,都沒有障礙,可是我的『心語』,各位是否能聽懂?很期待人人知我、識我、與我同行;若是現在的人無法『知音』,沒有真正的認識,無法共同會合在同一條大道上行走,這是我很擔心的。」
「師父不是擔心自己年紀大了,人生自然法則,有這樣的歲數,我已經很感恩。我對弟子有責任,不忍心弟子慧命喪失,擔心無明煩惱造業力,造成社會人間的禍端。」
「人人都這麼支持我、愛我、知我、識我,與我同行,還要爭什麼?我不爭權也不爭利,所爭的是生命猶存的這一刻,對人有用的這一刻,要增長弟子慧命。」
「一切皆空,但是妙有因果,分分做、分分得,不論行善、為惡,福德自耕自得,業力自作自受;如果只是享福,福也有會享盡之時。很感恩你們,隊組合心,師父陪伴大家到這個時候,合心、和氣、互愛、協力『三』加『一』四個大力要鞏固起來了,合天下慈濟人的心,共修無私大愛的法。這是師父用盡氣力對大家所說的肺腑之言,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應該做的事,趕緊用心去做,不要再拖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