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三日∼五日《十一月初八∼初十(日∼二)》 
       
       
       
      【靜思小語】 
       
      人人共同承擔起大時代使命,世間就沒有做不到的事。 
       
       
      用愛寫校史 
       
       
      帶著歲末的祝福,上人由台北、新竹行腳來到台中;除在台中分會進行四 
      場祝福典禮,為志工點心燈、發福慧紅包外,並參觀台中、南投十三所慈 
      濟希望工程校園重建進度。 
       
      「兩層樓的建築,以蓋二、三十層樓的品質來施工,這建築實在是『超勇 
      』!讓人看了很放心!」上人在寒風中視察多校進度;來到霧峰鄉五福國 
      小,對於工人晚上加班趕工綁鋼筋,做工依舊仔細周密,大表讚歎。 
       
      由於此行訪視係臨時起意,上人眼見每個工地環境都相當整齊清潔、工作 
      人員臉上綻開愉快的笑容,欣言此高品質的「營建文化」,必將給予學生 
      良好的啟示。 
       
      東勢國小發起「一人一天一元」活動贊助建校經費,八週來已募集近四十 
      萬元;校方並定期安排學生參觀工地、書寫心得,見證學校工程的進展。 
      上人怡然表示,此將培養學生的愛心與感恩心,更是學校未來珍貴的史料 
      之一。 
       
      動工半年的新社國小建築進度頗為快速,部分牆面已敷上洗石子,上人在 
      上下樓層間細心端詳,為施工品質之高與工地人文感到滿意。 
       
      巡視完台中縣各校後轉往南投,最後來到草屯旭光國中時,日將西下。一 
      路下來,上人欣慰之情溢於言表。 
       
      返抵台中分會,在針對教聯會老師的歲末祝福中,上人發表此行觀感。 
       
      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師生們在鐵皮屋上課很辛苦──夏天悶熱、冬天凍寒 
      、下雨天嘈雜、颱風天又擔心屋頂會被吹翻……「所以災後慈濟很著急地 
      援建五十幾所學校,不只要它牢固,還要它美觀,就像是大地湧出的藝術 
      品。」 
       
      慈濟援建的學校全面採用SRC建築,上人在親手觸摸、親眼看到建築人 
      員用心施工後,感到十分安心,「鋼骨立起、鋼筋紮下,還要用一個一百 
      三十五度彎的鋼筋把它由兩邊綁紮起來,實在不簡單。建築顧問告訴我, 
      一般的工程,兩個工人一天可以綁一大片鋼筋,但蓋慈濟的希望工程,一 
      根柱子兩個工人就要綁上一天,好辛苦啊!工程品質也由此可見。」 
       
       
      美德?損德? 
       
       
      「兩千年是一個大時代!一九九九年,大地震毀損了學校的建築;兩千年 
      ,大家的愛心又重新建設起千年希望;未來一年,美好的教育遠景不難想 
      見!」上人對教師們表示,新的一年即將來臨,有幸遭逢兩千年的大世紀 
      ,因緣實在難得! 
       
      「舊的一年天災、人禍頻傳,就是佛陀說的世紀末『劫濁亂世,眾生垢重 
      』──社會惡濁、人心污垢很重;因為眾生心態不正,所以很容易被時代 
      的陷阱所誘惑。放眼當今社會,吵吵鬧鬧,人人彷彿被一股力量牽引著, 
      由不得自己;也不知為何而爭?這就是眾生的心病。怎麼辦呢?唯一解決 
      之道就在教育。」 
       
      上人說,現在的社會環境富裕,孩子都非常聰明,所以要從小好好引導, 
      給孩子們正確的教育。上人舉實例說明── 
       
      一群一年級的小學生在玩,一個二年級的小朋友走過來問:「你幾年級啊 
      ?」小的說:「我一年級。」大的說:「你一年級,我二年級,你看到我 
      怎麼不會尊敬我?」小的說:「你二年級,我一年級,我比你小,為什麼 
      你不懂得愛護我?」 
       
      「一個爭要愛,一個爭要尊敬;小小年紀,實在是聰明過度啊!」上人嘆 
      言:「假如老師們多用一點心輔導他們──愛沒有錯,人生需要有愛啊! 
      尊敬沒有錯,人生也需要有尊敬啊!然而,尊敬別人是美德,但是要去爭 
      取人來尊敬自己,那就是損德了。所以,若能立場互換:大的看到小的, 
      很自然地說:『我要愛你。』小的看到大的,很自然地說:『我要尊重你 
      。』而不是向對方討愛討尊敬,那是多麼美啊!」 
       
      上人表示,時代的動亂從人心起,若人人只為自己爭取,社會不會平靜; 
      淨化人心需從教育開始,期待有好老師來用心教育。 
       
      「社會真的病了,我們要療治它,用什麼來療治?用愛!人與人之間是可 
      以相互感動、相互帶動的,大家一定要有這分信心。希望就在我們的身邊 
      !人人承擔起這種使命,世間就沒有做不到的事。」 
       
       
       
      ▲十二月六日《十一月十一(三)》 
       
       
       
      【靜思小語】 
       
      用心為人群付出,辛苦難免,但愛的力量會牽引我們不斷往前邁進。 
       
       
      希望在眼前 
       
       
      大林慈院啟業四個多月來,大小事務已漸就緒,草創時期的艱辛,是同仁 
      們刻骨銘心的人生經歷。 
       
      一位醫師說,自己生性木訥,常不知如何安撫病患及家屬。「我是基督徒 
      ,若不將聖經經義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則聖經也只不過是一本書而已。幸 
      有志工們真誠地關懷病人,相信是上人的教育,讓師兄姊能發自內心去付 
      出。」 
       
      上人表示,大林慈院是全球慈濟人關心的所在;在此工作的同仁們不必遠 
      出,就能得到慈濟大家庭的溫暖愛護,真是很幸福的人。 
       
      接著,上人言及此次探視希望工程的震撼,不僅見到建築品質「超勇」, 
      且工地非常乾淨、整齊,沒有看到工人抽菸、喝酒、吃檳榔。「雖然我身 
      體很疲累、走得腳痛,但心情很輕快,充滿希望的亮麗境界好像就在我眼 
      前,那種『希望在前面』的感覺,令人歡喜得無法形容,希望工程真是名 
      副其實的『希望』!而這是多少人的汗水付出,才能編織成這一片亮麗的 
      希望!」 
       
      「工地可帶出如此美好的營建文化,可見醫院創造愛的醫療文化,也決非 
      難事。」如何提升愛的醫療文化,是上人相當重視的課題。「慈濟蓋醫院 
      為的是尊重生命、不忍眾生病苦,所以得堅持愛的醫療文化,任何情況都 
      不能降低服務品質。」 
       
      上人希望大林慈院成立「醫療急難救助小組」,大家自願參加,當有突發 
      之急難,便能立即赴現場提供醫療援助;也藉此提供同仁們志願服務的機 
      會,體會無私付出的踏實感與成就感。 
       
      「用心為人間付出,說不辛苦是騙人的,因為人的精神、體力負荷都有限 
      ,但愛的力量會牽引著我們不斷往前走;愈往前邁進,就會愈感到生命力 
      的充實。」上人期待大林慈院堅持愛的理念,作為守護生命的磐石,為醫 
      療文化樹立楷模。 
       
       
       
      ▲十二月七日《十一月十二(四)》 
       
       
       
      【靜思小語】 
       
      面對雜音,要以智慧對治,煩惱只會污染自己的心。 
       
       
      不老的心 
       
       
      此行十幾場歲末祝福主要針對全省環保志工,上人在大林慈院志工早會中 
      說,這些環保志工有老有幼;有原本脾氣欠佳,但投入環保後改掉暴躁的 
      性情;也有視力微弱的老阿嬤,「用摸的」在做環保…… 
       
      上人表示,生老病死是自然的循環,其中老病最是折騰人!「常聽聞社會 
      上有許多獨居老人即便有著健康的身體,卻生活得空虛寂寞。反觀環保志 
      工,儘管白髮蒼蒼,卻做得很歡喜,甚至殘而不廢的也所在多有;這種『 
      拚盡生命使用權』去付出的表現,令人感動!」 
       
       
      找到「公平」 
       
       
      有位同仁說起自己份內工作多,曾覺得不太公平,而今體悟到人生應以付 
      出為目標,何必計較!因此已漸釋懷。上人寓意深長地說:「人生何能真 
      正公平?唯有心中充滿愛,任何境遇都不埋怨也不計較,這種『自己給自 
      己』的最是公平。」 
       
      大林慈院身心醫學科病房今天啟用,科主任董俊良表示,為讓民眾坦然面 
      對家中有精神病患,進而為病人尋求正統治療,初期將加強衛教宣導。「 
      上人常言『輕安自在』,這四個字正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我們將盡心以赴 
      ,使患者的身心都得到輕安自在。」 
       
      「打開心門,坦然接受病症,這需要教育。」上人希望身心醫學科能「衛 
      教」與「治療」並行,使精神病患及家屬都能勇於面對疾病,及時得到最 
      好的醫療照顧。 
       
      接續兩場與雲嘉南地區委員、慈誠的開示中,上人期許道,生命隨時日消 
      逝,慧命卻與日俱增,要做一個是非、善惡分明的人——與人共事要以智 
      慧消除雜音,不要讓煩惱污染清淨的心;將「人事當是非」是顛倒,將「 
      是非當教育」才是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