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十六日∼十七日 
       《十二月二十二∼二十三(二∼三)》 
       
       
       
       
      【靜思小語】 
       
      對生命要尊重但不要執著; 
      尊重是好好運用人生的價值,執著就會煩惱、痛苦。 
       
       
      關懷遠方生命 
       
       
      台北時間十四日凌晨一點多,中美洲薩爾瓦多發生大地震,昨天晚間六點 
      多宗教處副主任謝景貴和中華搜救總隊一同搭機趕往救災;今晨七點多, 
      台灣和美國兩地慈濟人已經在薩爾瓦多會合,展開緊急發放、義診等工作 
      。 
       
      「此時此刻,有多少人正在瓦礫堆中生死掙扎?有多少人正為逝去的親人 
      淚灑哀號?」志工早會上,上人沈痛地呼籲,人生有苦難,才顯現出愛的 
      珍貴,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愛,要彼此交流,不要輕易錯過;人與人能彼 
      此真情交流,人間就是淨土。 
       
      「還記得上個月薩爾瓦多總統來台灣,特地到慈濟感謝一九九九年該國遭 
      遇颶風,慈濟援助八個四十呎貨櫃的衣物。這位總統很有感情也很誠懇, 
      誰知道才一個多月,又發生這一場大災難!」 
       
      上人表示,做好事不能錯過任何一個因緣與時機,那怕是離我們好遠好遠 
      的國土,我們還是同樣關心他們,願意為他們付出。 
       
      「我們要尊重生命,但不要對生命執著;尊重是好好運用人生的價值,執 
      著就會煩惱、痛苦。面對苦難,要有勇氣和毅力,才能轉苦為樂,轉污穢 
      為清淨。」 
       
       
       
      年關近 
       
       
      元月十七日是農曆年前最後一次藥師法會,也是本會冬令發放日,精舍備 
      辦了團圓火鍋與阿公阿嬤圍爐過年。上人探視各項準備工作,對於眾人的 
      用心感到歡喜。 
       
      上人回憶三十多年前,每逢慈濟冬令發放,全省物資都會集中在花蓮打包 
      、分發,希望讓照顧戶們都能領到豐富的年禮。「三十幾年來,我們的照 
      顧戶許多已經有了第二代、第三代,很多家庭都可以自立了;人生就是這 
      樣不斷地循環,不變的是慈濟人的愛與關懷。如今慈濟聯絡點遍布全省, 
      每一個地方都有慈濟人就地關懷、就地為照顧戶辦年貨。」 
       
      「大家都很用心布置,還準備表演節目,很有年味。遠方有鑼鼓聲,慈誠 
      舞龍的鑼鼓隊大概到了……」上人有感而發表示,這幅溫馨的景象就是娑 
      婆世界中的天堂,「當真誠的愛交會那一刻,當下就是人間淨土。」 
       
       
       
       
      ▲一月十八日∼二十日 
       《十二月二十四日∼二十六(四∼六)》 
       
       
       
       
       
      【靜思小語】 
       
      傲慢是人性最醜陋的一面。 
       
       
      承擔 
       
       
      有感於花蓮慈濟醫院是慈濟百般艱難中肇啟的第一個志業機構,花蓮慈濟 
      人亦是志業的開路先鋒,上人在歲末祝福開示中,充滿懷舊地追憶似水年 
      華;面對慈濟中小學首屆新生,也叮嚀大家要常懷感恩心。 
       
      上人回憶十五年前醫院剛啟業時,還是年輕醫師的陳英和院長,克勤克儉 
      為醫院節省經費;新婚的張耀仁副院長來任職前,上人還用心地為他打點 
      新房,才一眨眼,張副院長的孩子都長大了;而慈院第二任院長曾文賓更 
      投入慈濟二十年了……「舊衣雖舊,穿在身上總是很有感情,歲月之情就 
      如舊衣般值得回憶。」上人無限感懷地表示。 
       
      「公元兩千年,慈濟醫學中心通過 ISO9002 認證,發揮搶救生命功能;教  
      育志業完全化的理想也實現了,正朝向成長學生慧命的目標邁進。這都要  
      感恩大家努力發揮團隊精神。」上人表示,慈濟承擔的五十多所「希望工  
      程」學校也會在二十一世紀第一年陸續完成,因此「不要怕責任增加,生  
      逢大時代就應該承擔起大時代的使命。」  
        
      提起內蒙古發生「黑白災難」──乾旱讓當地人們瀕臨飢餓邊緣,大雪又  
      凍死十幾萬人;薩爾瓦多大地震後災民無家可歸、傷者醫療資源缺乏……  
      上人叮嚀慈濟中小學的孩子們,要珍惜眼前的幸福。「愛心要從孝順與尊  
      重開始。爸爸媽媽盡一生的精力培育你們,所以天天都要感恩他們、孝順  
      他們;也要尊重為我們付出智慧與經歷的老師、珍惜與同學的緣分。」  
        
        
        
      遠離苦難  
        
        
      大陸賑災團於慈院進行會報。可喜的是河南團重返十年前援助的固始縣,  
      當年受助的災民如今生活富足,每戶人家都將慈濟當年發予的房屋及土地  
      權狀和結緣品,保存得相當完好。  
        
      「可見他們的感恩是很真誠的。當初我決定為受災的人重建房屋,就是希  
      望他們安下心來重新打拼,讓第二代穩定、第三代發展。如今我們總算看  
      到成果了!」上人欣慰地說。  
        
      「慈濟歷經萬難做大陸賑災,目的就在帶動人際之間善與愛的循環,根本  
      改善貧窮與天災造成的苦痛。」上人表示,佛陀四諦法是以「苦」為基礎  
      ,體會到人生的苦,才能真正啟發清淨無染的愛心。「人生要藉事鍊心,  
      深入苦境體會其中的真理。」  
        
      「人生若侷限在追求財富、地位、名利,是很悲哀的人生;付出愛而欠缺  
      感恩,也是有缺陷的。付出的同時一定要生起感恩心,否則傲慢隨之產生  
      ,這是人性最醜陋的一面。付出是事相,感恩才是真理。」  
        
      上人回憶十年前慈濟第一次援助大陸,在台灣社會遭受很大的反對聲浪,  
      但慈濟人仍提起勇氣與毅力,把握付出的因緣,及時扶助受災的人們。  
        
      「只要有心付出,生命便沒有苦難二字。」上人表示,慈濟大陸賑災散播  
      合心、互愛、協力、互助的種子,讓人們在貧窮與天災中重新站起來。  
        
        
        
        
      ▲一月二十二日《十二月二十八日(一)》  
        
        
        
        
        
      【靜思小語】  
        
      不是什麼都不理就叫無爭,而是要與人合心、和氣、互愛、協力。  
        
        
      佛心與眾生心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乘農曆年節將至,上人召集精舍常住開示,  
      問及僧眾:佛心與眾生心是不是都一樣?「若眾生心與佛心一樣,我就不  
      用擔心;若佛心與眾生心一樣,我就很擔心了!這表示清淨出世的心已經  
      受到社會風氣的污染。」  
        
      「出家乃大丈夫事,捨棄世俗的煩惱,進入這個辛苦修行的道場,是因為  
      心中那分清淨的覺知。大家都是發大心、立大願,才會選擇在靜思精舍出  
      家,但我們多數是凡夫,信誓旦旦做了決定,一段時間後,精進的心是不  
      是就慢慢消失了?」  
        
      「一念偏差,失之毫釐,就會差之千里。」上人提醒大家,「精進的信念  
      一旦消逝,就會慢慢懈怠,心中也會逐漸生起煩惱,內在的佛心就變成了  
      眾生心啊!」  
        
      「大家既然有心來修行,就要提起初發心,為人類、為社會承擔責任,不  
      要只求個人清淨就好。」上人表示,修行要與世無爭、與人無爭,但不是  
      什麼都不理就叫無爭,而是與人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心要同修,口  
      要無爭。  
        
      生命會消逝,慧命會成長,上人期許大家,把握新春新氣象,不要任生命  
      空過時日,更要提起毅力和勇氣去承擔如來家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