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編織福氣「保護膜」 | 
                   
                  
                     | 
                   
                  
                    ◎釋德  | 
                   
                  
                     | 
                   
                  
                    ◆十二月十一∼十四日《農十一月•十一至十四》 
                       
                       
                      【靜思小語】 
                       
                      皮膚是人體的保護膜, 
                      林木是山野的保護膜, 
                      福氣是地球的保護膜。 
                       
                       
                       
                      凝聚福氣,保護生機 
                       
                      自屏東啟程、經高雄抵台南,在歲末祝福開示外,上人且作殷殷叮囑。 
                       
                      或曰:「有和氣即有道氣」、「隨喜是功德,讚歎是美德。有時言語太硬 
                      ,傷人而不自知;傷人者固然有欠修養,但易被人傷者,亦是修養不足— 
                      —若能放開心胸,任人言語再利再尖,都能包容而不受傷!」 
                       
                      或曰:「皮膚是人體的保護膜,稍有破洞,就易感染細菌而致病;林木是 
                      山野的保護膜,濫伐山林使水土保持失調,易釀成土石流;『福氣』是地 
                      球的保護膜,人人去惡行善,蔚為一股盛大福氣,就能保護地球生機盎然 
                      。」 
                       
                      「若人與人之間沒有真誠的愛、心不再單純清淨,『膜』變成『網』,就 
                      失去保護功能。」上人言,佛教中「有漏」是指「煩惱」,凡夫追逐名利 
                      愛欲而起煩惱,因有煩惱而使智慧漏失。 
                       
                      上人苦口婆心,期待人人心存大愛,藉法水洗滌人心污垢,使地球保護膜 
                      更加堅牢! 
                       
                       
                       
                      啟動愛心,勇於承擔 
                       
                      於高雄靜思堂參與工地會議後,上人對功能組幹部開示,現代資訊發達, 
                      人們能即時知曉地球上那個地方發生了天災人禍,也因此印證佛陀在兩千 
                      五百多年前所說——人生無常,國土危脆。 
                       
                      「世間苦難偏多,然佛陀對天下眾生的無明與剛強,更是不忍且擔心。」 
                      當年佛陀徒步走在恆河兩岸說法度眾,畢八十年世壽,說法四十九年入滅 
                      ;上人言,如今慈濟已過四十年,實有時間不足之嘆。 
                       
                      「感恩現代交通、資訊等如此便利,故能『一手動時,千千萬萬手動;一 
                      眼觀時,千千萬萬眼觀』,讓我們能較佛陀時代看得更遠、做得更廣,大 
                      愛遍繞全球;所以要很珍惜。」 
                       
                      然,上人嘆言:「佛陀在恆河兩岸說法,有多少人吸收?我現在透過媒體 
                      向眾人說法,大眾又能理解多少?」 
                       
                      上人勉眾要善用當今傳播科技「順風耳」、「千里眼」的功能,不只「見 
                      道」、「聞道」,還要「行道」。 
                       
                      慈濟人於社區中「愛灑」,或是奔走募款,上人強調最重要的是「募心」 
                      。「深入大街小巷散播愛的種子,警惕大眾覺悟真理;啟發一念愛,就有 
                      一分善。」 
                       
                      在天災人禍頻繁的今日,上人期勉慈濟人勇於承擔,啟發人人的愛心善念 
                      ,帶動人人力行菩薩道。 
                       
                       
                       
                      大愛無私,道路寬廣 
                       
                      「愛,是人生和睦的通路;懷抱無私的大愛,人生路才能寬闊。」上人教 
                      勉,世間多苦難,緣於各種不調合,因此需要佛、菩薩現身救度,導正人 
                      們偏差的身、心、靈。 
                       
                      上人請慈濟人牢記「三心」——感恩心、尊重心、愛心,時刻提醒自己並 
                      運用、推動。「要時常懷抱感恩心,人人相互尊重,且時時尊重、事事尊 
                      重,並愛時間、愛空間、愛人與人之間。」使人人都有感恩心、相互尊重 
                      敬愛之心,以及真誠無私大愛之心,是上人深切的期盼。 
                       
                      「知福的人,就是幸福的人!」上人言,相較於世界各地遭逢災禍而致家 
                      破人亡、流離惶恐的人們,此刻我們能夠平安、安坐莊嚴道場相互祝福, 
                      真要感恩!「要感恩、尊重苦難之人,由於他們的示現,警惕我們珍惜擁 
                      有的福,進而生起道心、勇於付出。」 
                       
                      在各場歲末祝福會上,都有手語劇演出真實故事。看到舞台上的主角回顧 
                      以往迷茫的人生,上人說,思想不正確,就會造業;佛法是要引導人們行 
                      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八正道」。 
                       
                      「只要稍微落入『邪信』,就會偏離正道,成為迷茫人生。」上人解釋, 
                      人間是「五趣雜居地」,存在天、人、地獄、餓鬼、畜牲等境界。天人雖 
                      然享福長壽,但無法開啟智慧,福盡之後仍然要墮落;人間善惡雜揉,有 
                      善的因緣則能啟發愛心,進而行菩薩道,相互牽引、教化。 
                       
                      「有些人雖曾行為偏差,在認識慈濟後,一步一步接近、一天一天投入、 
                      一分一寸改變。有好的因緣,來到好的環境,人生定會有新面貌!」 
                       
                      迷茫、迷信之人,喜卜卦算命問前途,若是聽說自己命運有「劫數」,就 
                      想「改運」。上人嘆言:「『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算命、改運 
                      其實毫無幫助。唯有行善付出,做得渾然忘我,將『命運』、『劫數』拋 
                      到九霄雲外,種好因才能為未來『改運』。」 
                       
                      目犍連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某日在山腳下靜坐時,遭巨石壓斃。「 
                      佛陀說自己也有不能之事——眾生業力不能轉。即使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 
                      者,業報現前仍無法避免;何況我們凡夫!」 
                       
                      上人開示:「人是要被命『運』,或是『運命』?只要有正念、有毅力, 
                      就能運轉自己的生命;若是缺乏毅力,就會被命所『運』!」上人教勉, 
                      人生藏經乃由自己譜寫,是美好或是醜陋?端看心念是否正確。 
                       
                       
                       
                      環保救世,慈濟之寶 
                       
                      許多人因為看了大愛台節目,改正不良習氣與觀念,與人和睦、家庭和樂 
                      ;上人感恩道:「這是所有環保志工與護持大愛台者的功德。」 
                       
                      環保志工不但用心用力呵護地球,資源回收所得更化為護持大愛台基金。 
                      台南八十五歲的吳海清阿嬤,每天都到環保站報到;高雄罹患小兒麻痹的 
                      蔡美玲,無視身體的不方便,認真付出;高雄八卦寮環保站,雙目失明的 
                      邱淑惠,整理回收紙的俐落身手,讓人察覺不出其眼盲…… 
                       
                      上人讚歎:「不要輕視自己的功能,即使眼睛看不見,懂得運用『心眼』 
                      ,也能做得比一般人靈活。感恩環保志工救山救海、救心救世,不論男女 
                      老少都是慈濟的寶!」 
                       
                      菩薩道很長很遠,上人致勉志工稟佛心、承師志,步步精進。「多說好話 
                      、多做好事,人人感恩、彼此互愛、提倡大愛,就有更多的空間去灑愛! 
                      能如此,預約人間淨土就不難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