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日 慈濟人間路,妙法華
◆3‧13《農二月‧初六》
【靜思小語】以法水滌淨污垢,顯現光明自性;繼而要作自我心地農夫,把握時節播種、耕耘。
禮敬諸佛
晨語講述《水懺》經文已於昨日圓滿,今起開講「靜思勤行道‧無量義;慈濟人間路‧妙法華」。
上人言,之前與大家分享「法譬如水」,就如一把鑰匙,能打開千年暗室;點上一盞燈火,發現室內積累的灰塵,趕緊殷勤清洗。「以法水洗滌心中無明,去除層層垢穢,就能顯現光明自性。接下來,就是『播種』的時刻。」
佛陀顯跡在印度,在皇宮中成長而出家;為了度化眾生、點亮人人千年黑暗的心宅,故以其修行過程教導眾生,讓人人知曉自性即是佛性。
為讓凡夫理解真實法,佛陀用許多人間事相配合講說,以各種方式引導人深入法理,使根機劣弱者也能覺證菩提。前四十二年是權教,四十二年後佛陀顯示真實道,即《妙法蓮華經》。
精舍晨課禮拜之「法華經序」,是《法華經》的開經序。上人表示,藉由禮拜、誦念,建立自心的虔誠。「不只是口頭上念誦,而是要以最虔誠的心,如分身在每一尊佛面前,虔誠供養。」
上人勉眾要作心地的農夫,敬天愛地;且把握時節,播種耕耘。「日日以虔誠的心,將周圍所有人當作是諸佛菩薩般尊重,即能日日貼近諸佛菩薩的心!」
現代孝經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早會時間,上人提及台北楊以義師兄家中有「五寶」,五位長輩皆為八、九十歲高齡,合起來有四百多歲。師兄行孝、行善並進,一家和樂,堪為現代福慧典範家庭。
師兄家的「五寶」,除了生父母、岳父母,還有稱呼「乾媽」的姑姑。姑姑無子嗣,師兄三歲時由祖母做主過繼給姑姑,姑姑從此成了乾媽;十多年前乾爹往生,遂接乾媽同住。
接著因妻子的兩位哥哥相繼調派大陸工作,楊以義遂租下住家同一樓層的空屋,接岳父岳母比鄰而居。近年又因生母跌倒住院,師兄體會孝順要時時刻刻做到,遂將親生父母接回照顧。
隨著五位老人家年齡增長、行動不便,師兄購買一棟新公寓的一、二樓,計畫隔成十個房間迎接「五寶」,雖然經濟負擔加重也不後悔。
上人讚歎楊居士夫婦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妹,真是很有福的家庭;而「五寶」齊聚一堂,經常向子女孫輩述說過去人生經驗,子孫不僅能增加智慧,也會傳承父母身教。
「其實現代《孝經》不難寫,只要實踐慈、仁、忠、孝,就是子孫最好的身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