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日 春回心地
◆1‧26《農正月‧初一》
【靜思小語】罣礙過去,自我障礙。放下我執、開闊心胸,就能歡喜付出。
人格成,佛格成
歲次由戊子轉入己丑,大年初一的志工早會,海內外慈濟人與志業體同仁,透過網路視訊同步向上人拜年、互道新年好。
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上人表示,新年喜氣洋洋,人人見面皆祝福新年好、新春吉祥;除了展望與期待,最重要的是戒慎虔誠,時時祈禱——不為私情小愛而求,要放開心胸,為天、地、人而祈求。
「祈求天時調順,災難消弭;祈求大地平安,養育生機。天時調順、地利健康,人人就能平安。」
八個國家的慈濟人返精舍圍爐過年,氣氛和樂溫馨。上人欣言:「人與人之間和氣、互愛,普天下都是一家人。以『人和』感應『天時』、『地利』,自能平安吉祥增福慧。」
慈濟人視天下人為一家。在四川什邡洛水鎮,昨午慈濟志工與七十位獨居長者共聚圍爐。台灣與當地志工共同為鄉親準備年菜、到每一位長者家中邀請;讓這些長輩度過一個溫馨熱鬧的大年夜。
「看到這些長者臉上浮現笑容,可見春之氣象已深入他們心地。大地春回,萬物生機復甦,更期待春回心地,人人法喜充滿。」
提及昨天精舍除夕晚會中,大醫王演出慈濟人的人生故事,表達過去凡夫心反反覆覆,常犯習氣而「向師父請假」。
「其實不是向師父請假,而是向自己請假——自己離佛心、離佛法,就『無法度』了!能夠發心如初、精進不懈,才是名副其實春回大地,生機復甦。」
上人強調,莫對過去罣礙而自我障礙;若受我執、我相綁縛,永遠不能開闊心胸。「『福從做中得歡喜』,能付出就是福;『慧從善解得自在』,有愛而無罣礙,就是智慧。」
人間諸相無不都是法,上人勉眾要走入人群,向好人學習。「一覺睡醒就要緊緊把握、分秒不空過,開始一天的修行;人格成,佛格就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