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日 清淨智慧,真誠大愛
◆1‧21《農十二月‧二十六》
【靜思小語】用清淨智慧、真誠愛心澆灌,再貧瘠的土地也能發出善苗。
堅定道心,踏實行路
慈濟是行入人間的宗門,然身處紅塵、面對芸芸眾生,六根易受塵境污染而混沌不清。上人於晨語開示,要先自度——時時用法洗滌無明、清淨六根,才有法度人。
「六根受六塵染著,智慧就會被人我是非覆蓋;一念偏差,將造作惡因惡果。故要把握時間精進用功,用心吸收佛陀教法、在人事物理上深入體會,再與眾分享,啟發人人菩提心,成為法親眷屬。」
「俗親」與「法親」有何不同?上人開示:「俗親是因緣會合、果報聚會,愛者愛別離、怨者怨憎會,亦不脫五陰盛苦。法親則是同受清淨法水洗滌、同處寂靜定慧境界,無種種罣礙煩苦。」
慈濟人「漏氣求進步」,勇於當眾懺悔過去人生的荒唐迷失,分享當下法喜;上人言,這就是活生生的佛法,也是最佳度人方法。
上人引《無量義經》集選「種種方便令發心,信心既發令勇猛,守之不動令堅定」勉眾,用善巧方便法接引眾生發菩提心,還要使人信心深入、恆持初發心;道心堅固,才能腳踏實地行走人間路。
有心有願,調伏剛強
「不論此生是富有或貧困,皆不離因緣果報。富貴享受終有盡,窮苦受難者若有善因緣,亦能離苦得樂。」早會時,上人講述菲律賓慈濟人結合慈善與醫療扶助個案實例。
去年六月風神颱風侵襲菲律賓,造成馬尼拉近郊的貧民窟「白石島」受災嚴重,三百二十二棟房屋受損,災民兩千五百人。慈濟志工勘災發現,當地多是搭建於海邊的違章建築,貧窮髒亂且醫療資源非常匱乏;於是即刻發放白米和日常用品。
發放完成後,志工送一名病患回白石島,當地居民特地前來央請志工幫助費迪。五十一歲的費迪年輕時曾入獄服刑,出獄後孩子不願接納他;五年前妻子過世後,他就獨居在低矮房屋中,生活全靠鄰居接濟。
多年前費迪的右腳出現小腫瘤,因無力就醫而使小瘤變成比拳頭大的膿瘡,不斷流出膿血而苦痛難行……志工安排費迪到馬尼拉崇仁醫院就醫,由人醫會呂振盛醫師主治;為了阻止細菌感染擴散,費迪接受截肢,術後露出重生笑容。
今年一月十三日人醫志工到白石島義診,順道拜訪費迪,發現他將上人法照、靜思堂和志工活動的照片貼在家門口,提醒自己不忘慈濟恩情,還雕刻一艘慈濟法船送給志工。
上人感嘆:「身體上的痛苦,遠遠比不上被親人遺棄的心靈之痛。所以他封閉自己,甘願自生自滅。」
慈濟人不忍其苦,以愛陪伴、協助醫療。「在『愛』的療治下,讓費迪降伏怨苦之心,不再怨天尤人,宛如重獲新生。」
上人表示,在貧瘠的土地上播種、用真誠的愛來澆灌,種子亦能萌發成長。「這分真誠的愛來自於清淨智慧。人人只要有心、有願,先調伏自心的煩惱無明,就會有『法』、有力量,讓眾生剛強的心平伏、柔軟。」
天下苦難人多,上人期勉人人負起「為眾生」使命,勤行在慈濟菩薩道上。
「秉持恭敬心,以清淨的智慧無所求付出,一定能調伏剛強眾生;再進一步引導其付出愛心、布施行善,這就是將『法』變成『路』。慈濟人要踏實行走在人間道路上,以愛的力量助人人打開心門。」
不只熱忱,更是使命
高雄資深委員許雪娥今晨往生,與宗教處同仁談話時,上人感嘆生命在呼吸間,無常瞬息而至,任何人皆無法預料自己生命的長度,要把握能呼吸的每一秒,開拓生命厚度。
「儘管她想要抓住生命,多做一些事,然大限已到,也無可奈何……」上人肯定許師姊精進的人生,實分秒不空過。
「時間逝如飛矢,迅疾消失。要疼惜生命,不只是『分秒不空過』,更要『飛秒不空過』。」上人深勉眾人透徹生命無常,好好把握。
天下大災難偏多,實乃來自於眾生共業。上人強調如何教導眾生共善業、造福業,而非共惡業、造禍端,都是慈濟人要挑起的責任;要真正發大心、立大願。
「心中有佛,體悟宇宙真理,則何事看不開?行中有法,就不會被任何言語或人事傷及心;即使有人習氣不好或聲色不佳,亦不會困擾自己,而是放大心量去包容他人,把是非當教育。」
儘管弟子們都有心,然在做事的過程,難免會遇重重困難需要克服。上人提醒:「除了有無限愛心,還要用高度智慧。期待大家真正把慈濟當作生命的一部分,視為使命——不能僅靠一腔熱忱,開心就做,未達到想要的即放棄。」
上人囑眾用心多承擔一點,做事快一點、準一點,快速準確,才能為更多苦難人拔苦予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