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07期
2009-02-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天涯共此情‧大陸河北
  天涯共此情‧大陸甘肅
  天涯共此情‧大陸福建
  天涯共此情‧海地
  喜樂證言‧美國
  期待你長大
  醫海慈航
  娑婆法音
  寰宇慈濟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九年一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馬來西亞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07期
  十九~二十日 樸實固本,度難關

 

◆1‧19~20《農十二月‧二十四至二十五》

靜思小語】追逐物質、放縱欲望,雖富實貧;恬淡知足、捨得付出,雖貧猶富。


恬淡知足,富有人生

自民國五十八年、慈濟成立第四年開始,每逢歲末冬令發放時刻,與照顧戶「圍爐」就成為慈濟的傳統。今年全台慈濟人照例為照顧戶、關懷戶、獨居長者及新移民等辦桌圍爐,致贈年禮物資、福慧紅包,同時進行義剪、義診服務。

昨天花蓮地區陽光普照,靜思精舍洋溢一片溫馨歡樂氣氛——照顧戶扶老攜幼圍著熱騰騰的火鍋與菜餚而坐;午膳後,大愛幼兒園、慈濟中小學的學生表演唱跳、武術才藝、戲劇等節目,讓年長者笑逐顏開。

早會開示時,上人感恩孩子們為照顧戶服務,用餐時幫老人家或行動遲緩者挾菜,有如大家庭溫馨聚集一堂……

「普天之下無不是我們最親愛的人。教育志業體師長以身示範,不分貧富、老弱殘疾,皆以敬愛心相待,如此禮敬扶老如侍奉家中長輩,乃真正愛的教育。」上人表示肯定。

慈濟人發放的物資皆經過精心挑選,實用與品質兼具;每份物資用心打包成整整齊齊的禮袋;發放時,志工尊敬地雙手奉上物資;上人表示,這分心意四十多年來如一日。

「『敬』為慈善工作之本。尊敬就是誠意,慈濟人細心牽扶孤苦貧弱者,致贈物資時舉止有禮、溫言暖語……在在顯示滿滿的誠意,這就是慈善人文。」

愛的循環也在全台二十九個圍爐現場展現。有屏東照顧戶自製年糕、發糕與大眾結緣;台中照顧戶則分送自種蘿蔔予其他照顧戶。

在花蓮,一位單親媽媽扶養一對兒女,因脊椎問題無法繼續工作,生活陷入困境;她一度怨天尤人,並藉酒消愁、賭博。一年多前成為慈濟照顧戶後,她開始跟著志工做環保,也到精舍幫忙插燭心、挑菜,且每月捐出四百元回饋;日前她更將剛領到的消費券捐出兩百元,幫助比她更需要的人。

「照顧戶們雖貧猶富——接受幫助後樂於回饋,並能發心與人結好緣;這就是『濟貧教富』的成果。」上人表示人生雖有種種苦,可貴的是台灣愛心人很多,要好好珍惜這片土地,疼惜人人。

「生活中力行克己、克勤、克儉、克難,恬淡知足且能為人群付出,才是真正富有人生!」

克勤克儉,清平致福

二十日早會時,上人講述一則佛典故事——

佛陀與阿難沿著一條溝道行走,佛陀突然轉身告訴阿難:「阿難,溝內有毒蛇。」阿難往溝底一瞧回答:「佛陀,的確有毒蛇。」繼續往前行。

有對父子聽到佛陀與阿難的對話,向溝內一探,驚喜發現哪裏是毒蛇,是一甕金塊啊!於是兩人合力將裝滿金塊的甕抬回家。不久,衙役來到家中,告知國庫被偷走一甕金塊,據報正藏匿在他們家中。

縱使父子倆急忙解釋金塊乃在溝裏拾得,仍遭治罪。父親遂感慨對兒子道:「我們遇到的真是毒蛇啊……」

「不論對有形的物質或無形欲望的執著追逐,都來自一念貪婪。」上人籲眾處於景氣差的大環境,要善用機緣自我教育。

台中志工薛士斌因公司裁員而失業,慶幸加入慈濟,讓勤儉成為全家生活習慣,每餐僅一、兩道菜,家具壞了自己維修;他不因失業而失意,更積極投入志工行列,把危機當轉機,利用時間學習一技之長,為日後做更好的準備。

上人讚歎師兄心中仍「富有餘」——內心知足且不忘付出,實為富有人生;只要克勤克儉,清平就能致富。

政府對全民發放消費券,上人提醒大家莫為滿足欲望而揮霍。

「用錢若一念偏差,徒增貪、瞋、癡,百害無一益。將消費券變成愛心券,是智慧,也是愛;累積人人的小錢,就可以發揮大用。」

上人勉眾去除心靈貪婪,生活樸實就是固本。「要如逆風之鳥、逆游之魚,環境再艱難也不隨波逐流,朝正確方向精進,必能突破難關。」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