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廈」鄉
◎撰文‧陳爝娟 攝影‧簡宏正
潔白鷺鷥群飛在廈門,「鷺島」美名不虛傳;
連續四年冬令時分,來到這個與台灣文化、語言相似的城市,
志工感受到鄉親的真誠謝意,
也看到鄉親幫鄉親、為善最樂的身影,寫下這一季美麗風景。
滑動著三輪車,蔡繼賢來到海滄文化藝術中心;今天慈濟在這兒舉辦冬令發放,他與阿嬤是現場百千位受助者之一。
蔡繼賢出生即患有腦性麻痹,媽媽難以接受,由阿嬤辛苦撫養他長大。雖然擁有長輩關愛,蔡繼賢十九歲那年仍想不開而投井自殺,所幸獲救。「後來,我從收音機聽到,歡喜是一天,難過也是一天。所以決定歡歡喜喜過每一天。」
收聽台灣的廣播節目,讓蔡繼賢心情慢慢轉變,笑容增多;雖然手腳萎縮難以施力,他以雙手夾著拖把幫忙阿嬤掃地、拖地,每天撿拾廢棄物回收。
母親患有糖尿病、弟弟智障,蔡繼賢家中的生活環境不好。但在發放現場他聽到慈濟志工分享「竹筒歲月」故事,即刻慷慨捐獻。他跟阿嬤說:「可惜身邊只有一元,不然就可以多投一些錢、多幫一些人。」
這一天,蔡繼賢不只領回白米、油、毛巾、牙刷、襪子、棉衛生衣褲,也領了一個竹筒撲滿,要延續存錢助人的歡喜之情。
年度慈善大事
一場震撼教育
位於福建東南部的廈門,相傳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稱為「鷺島」;是大陸閩南地區經濟特區之一。經濟快速起飛拉大貧富距離,造就城鄉差距;熙來攘往、霓燈閃爍的繁華市街拐個彎,也許就是連燈都點不起的貧窮角落。
廈門慈濟志工自二○○○年走入鄉間訪視貧困個案,並發放助學金;二○○四年起連續四年展開大型冬令發放。
廈門是距離台灣最近的大陸城市,文化、語言相似,加上當地政府對於貧困人家和低保戶都有列冊管理,有助於慈濟慈善服務。
這個冬天的發放範圍涵蓋全廈門,包括思明、湖里、海滄、集美、同安、翔安六區,更擴展到距離廈門市約一個半小時車程的漳州市南靖縣。十二月二十七日到三十一日致贈五萬五千位低收入戶過冬物資。
三百多位大陸和台灣慈濟志工合力完成這項任務,現場湧出的志願者更教人感動。在思明區的發放現場,最醒目的是戴紅帽、穿紅背心的「青年志願協會」,七十五位廈門海洋學院住宿生熱切協助扛米;一位鄉親嘖嘖稱奇說:「第一次看到做善事還得排隊!」
前前後後扛了近百包米的鐘劍文同學分享:「很滿足!能有這樣的機會服務鄉親,要好好把握。有健康的身體能做善事,真要感恩父母,今天晚上就要打電話跟他們說謝謝!」
透過廣播電台放送,愛心車隊在發放區外圍排成長龍,等候免費載送提著大包小包的遠途鄉親返家;幾乎全廈門計程車都響應了這項善舉,甚至有多台自用車也加入行列。
頂新集團十六位員工也參與發放,握到鄉親粗糙的雙手,有人流淚;發放結束後到鄉親家中拜訪,看到無法想像的貧困景象,讓這群年輕人非常震撼,深深體悟「見苦知福」的涵義。
●
海滄區古樓村八十五歲的楊寶珠,臉上皺紋刻畫生活辛酸;務農、養牛、顧孫,使雙手布滿傷口和厚繭。一看到志工走近身旁,她拉起褲管激動說著:「台灣人有夠好!去年送我的衛生衣褲好溫暖!」
頭戴斗笠的黃決阿公,身著繡有慈濟標誌的藍色大外套,是前年領到的;他與老伴輪流穿,但平日捨不得穿,只有在實在太冷或正式的場合才拿出來,因此嶄新如昔。
阿公緊握著志工的手表達感恩,此刻,寒風中的空氣是冷洌的,大家的心卻暖烘烘。
「慈濟」兩個字在鄉親心中,不再只是致贈物資的人,而是人與人之間流動的關懷與大愛。
【志工筆記】
遙寄祝福
◎撰文‧楊雅甯 攝影‧張清文
從福建歸來後的每一天,我點燃心香,遙寄祝福給山谷裏的人們……
連續幾日低溫中,慈濟志工在福鼎市、福州市完成一萬五千人的冬令發放。有著暖陽的元旦午後,我們進入福鼎貫嶺鎮西山村,一個依傍著丘陵地的小村落。
當地人見了我們這身藍天白雲的裝束並不訝異,因為福鼎慈濟志工關懷這個小村莊已有一些時日了。倒是我對一切感覺到新奇。
穿行在蜿蜒的小徑上,路過長滿翠綠蔬菜的園子和小溪流;住家幾乎都坐落在竹林旁,不要說是車輛,連腳踏車都到不了,全都得靠腳力才能造訪每一戶。
來到一間六坪大的小土屋,屋裏點著二十燭光小燈泡。當我們看清床上的老先生以磚頭當枕頭,心情由驚訝轉為不捨……老先生重病,行動不便,說話已沒人可聽得懂,全靠住在附近的大嫂送吃的過來。
離開小屋,我的心好沈。這裏除了陽光好、空氣好、風景好以外,其他條件似乎都不好;交通不便、醫療資源缺乏,生病了沒錢看醫師,這一拖會變成怎樣?一想到這兒,心就更沈了!
爺爺的心事 孫女的不捨
一棟閩式的三合院被美麗山巒包圍,迎接我們的是一條黑色小土狗。一個小女生邊跑邊吆喝著:「別叫了!」一把抓住狗頸上的項圈,好讓我們安全走進院子。
坐在矮椅子上的鍾炳燈神情憔悴,已出嫁的女兒趁著出太陽的假日,從鎮上回家來幫他擦澡、換上乾淨衣物。鍾炳燈臉龐有些浮腫,志工陳文德醫師觸摸他頸部的腫脹處、掀開衣服查看,研判是淋巴癌。一旁的女兒點點頭,她們已知父親的病症,只是無能為力求治。
陳醫師仔細叮嚀家人如何照護。剛剛抓住狗兒的小女生突然開口問:「這是晚期的嗎?」陳醫師遲疑一會兒,用不捨語氣輕聲說:「是的,是晚期了。」小女生忍不住放聲大哭。
她是鍾炳燈的孫女,今年讀高中一年級。還沒出生時,父親就因意外往生,母親生下她不久,也因病辭世,是爺爺奶奶仰賴種菜及政府救濟金帶大她的,感情自然深重。
此刻,鍾炳燈起身漫步到院子,走到矮圍牆旁,凝視插著一炷清香的小竹筒。村民們每天早晚一炷香,求的是什麼?農作豐收?老小平安?在外地謀生的家人賺大錢?或是病痛快快遠離?鍾炳燈的祈願又會是什麼?
領導跟我們說:「住在山裏頭,生了病,醫個一兩次能好,那可真是運氣好;如果醫不好,也沒錢再看病的話,就只能靠自己找草藥了。」
在偏遠村落,「運氣」就跟點香求蒼天一樣,難以預料是否如願,卻是在大環境限制下最自然的倚賴了。
小女生哭聲漸小,林春真師姊不斷低聲安慰她,鼓勵她即時行孝,打起精神陪伴爺爺走人生最後一段路。而我們也理了理情緒,努力擠出一絲笑容對鍾炳燈說:「祝福您!」
●
回到台灣,我沒忘記那枕著磚頭的老先生、眼神無望的鍾炳燈,更沒忘記住在西山村的人們。
每當結束一天的忙碌工作,我靜下心來,走到窗邊遙望遠方天空,點起一炷「心香」;這炷香微不足道,卻是我對他們最誠摯的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