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14期
2009-09-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特別報導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隨師行腳‧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14期
  受災鄉親如菩薩

◎撰文‧周柔含(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  插畫‧李讚成

受災民眾承受家園破碎之苦,如一尊尊菩薩,
接受無限試煉,現身為我說法……


九月五日傍晚,來到水災後的屏東林邊。沿途人人戴著口罩,一輛輛載著小山貓、挖土機的大貨車從災區出來;車子一過,漫天塵土訴說著居民的無奈。兩旁居民面無表情,清掃著自家前的爛泥,許多店家正在重新裝潢。災後一個月,觸目所及依然是如此浩劫景象。

來到一間小學前,見一位婦人戴著口罩、滿身污泥、腳穿雨鞋;我問她的家在哪裏,她說在前面第一間,提到這天有三十七位信仰一貫道的民眾前來幫忙打掃。由於當時還是斷水斷電,婦人表示暫時住在軍營裏,六人同住一間。婦人帶我們到她家,見門前仍堆著爛泥,看得見發臭的死魚。「我們這裏八月七日就淹了,水淹到二樓的一半」,她指著公媽桌上神主牌的水痕說。

「我跑到屋頂求救,嚇得要命,一直哭。餓了兩天才有裝甲車把我們載出去。」「那幾天,都是吃慈濟、一貫道送給我們的便當。」「什麼都嘸啊啦!……」

我們關心她的家人,才知唯一的女兒並未回來幫忙,著實讓人心酸。

說著說著來到小學前,有兩位老太太和小朋友在等車。已過了五點,專車仍未來,我們載他們回軍營,一路傾聽他們描述當時的恐懼。

隔天到高雄六龜、甲仙等偏遠災區。放眼望去,河川變寬、變高了,多處土石流肆虐後的痕跡,讓人感受到大地之母活生生被撕裂的痛。橋斷了,被沖斷的橋身貼在山壁上,斷橋上堆滿零亂的漂流木;道路地基的土石被掏空,路坍了……

就在甲仙回六龜,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路段上,白雲寺立在山腰的轉彎處,前方還堆著污泥。一對受災鄉親正在燒香,廟祝招呼我們,說這裏已是第三次被土石侵襲。

經歷三次土石流,寺廟仍能屹立不搖,護法神的威神力不可思議。災區重建期間幾乎沒有香客,如此偏僻的地方仍有民眾前來,信仰讓人有力量。災後,老人本著職責、信仰,仍然回來駐守,讓人無比敬佩。

回家路上,難忘受災鄉親家園破碎的苦,心想他們如一尊尊的菩薩,接受無限的試煉,為我現身說法,內心無比感恩。

國土危脆,風雨無情,但只要活著,就有無限希望。重建路漫長,祈禱所有受災鄉親早日獲得安身、安心的處所。台灣,加油!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