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14期
2009-09-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特別報導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隨師行腳‧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14期
  二十六日 募心,方能固本

 

◆8‧26《農七月‧初七》

【靜思小語】募出人人善念,在善惡拔河賽中,消減惡力,增添善力。

以利、以敬、以行供養

關心台灣災情,海外釵h曾受慈濟幫助的人,盡己之力付出。早會時,上人舉南非祖魯族志工為例,讚歎她們「以利、以敬、以行」供養。

「捧著愛心箱上街募款,是『利』的供養,也是『行』的供養。志工葛雷蒂絲搬運發放毛毯時不慎摔傷右手,打著石膏;姆奇瑞在社區訪視時跌倒,裹著繃帶;兩人負傷仍堅持上街勸募。她們心中有道、敬重師父,是『敬』的供養。」

感恩國際間有這麼多人為台灣祝福,上人期勉人人自愛愛人。「拋棄自我心結,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共同為受災受難的人付出。」

消減惡力,增添善力

志工早會結束,上人啟程展開行腳。午後一時釧頩F台北關渡志業園區,隨即與北區合心防災協調中心志工座談。

地球空間有限,人口愈增,環境負擔愈重。上人引科學家分析,人體會散發熱度,六十多億人口合起來的熱度相當驚人。「再加上現在釵h家庭裝設冷氣,將室內高溫排到戶外,熱氣從一個小小的家宅,散發至地球這個大宅……無怪乎佛陀會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上人指出:「其實真正的火宅,就在人們所在的欲界。一切業力都是人心貪欲所造,為了享受而造作。人口愈多、享受愈大、造業愈重,『眾生共業』導致災難頻生。」

多年來,上人一直為保護愈益毀壞的世間、挽救愈益敗德的人心努力。「人間造惡業的比例,較造福不知勝過多少倍?所以內心很著急,一直擔憂『來不及』!」

上人深切勉眾,除了撫慰世間傷痛,還要積極人間菩薩招生。「在善惡拔河賽中,消減惡的力量、增添善的力量。」

募出善念,穩固根本

此次受災範圍廣大、災情嚴重,慈濟人的任務是及時發揮「救急」良能,未發起街頭勸募。上人說:「如果大家捧著愛心箱上街頭,一整天的辛苦也只能『街頭結緣』——民眾捐了就過去了,這分心稍縱即逝;無法讓善種子落地生根。」

上人強調,募款首要募心。「募心,才能穩固根本。平日要用心耕耘、照顧好人人的愛心、善根,用心繫緣,使善念恆持,需要時就能發揮大力量。切莫如『菜籃提水,邊提邊漏』——不斷招募新會員,卻沒有細心照顧舊會員,使之善根斷失。」

雖然為救災著急,上人叮嚀每一位志工要將「智慧」放在「慈悲」前方,提起智慧、悲智雙運,才能在平安中完成救人使命。

重建之路步步艱難。所幸紅十字會、世界展望會、佛光山、法鼓山等釵h團體用心投入付出。上人讚歎:「人人為『善』競爭,不為名利而爭,讓台灣真正以善、以愛為寶!」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