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14期
2009-09-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特別報導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隨師行腳‧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14期
  十九~二十一日 秉慈運悲,以悲啟智

 

◆8‧19~21《農六月‧二十九至農七月‧初二》

【靜思小語】啟動悲心,增長智慧;發揮智慧,成就大福。

真正的超度

「對於受災民眾的中長期援助,長路遙迢,眼前且坎坷難行。但正因為難行,才需要我們悲智雙運,克服困難勇往直行。」早會時,上人籲眾長期陪伴、膚慰流離失所者,直至居有定所、安身立命。

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遭土石流掩埋,全村近五百人失蹤;釵h人一夕之間喪失家族親人,其情何堪!在新聞畫面上見倖存的村民冒險進入被土石掩埋的村落,依傳統習俗「招魂」;午後陣雨使得溪水高漲,一行人回程時險象環生,令人捏一把冷汗。

「生者將身體照顧好、心理安頓好,比為亡者做什麼形式上的超拔都來得好。」上人指出,真正的佛事不是為亡者誦經、招魂,而是生者要化悲痛為力量,安下心整頓家園。「生者心安,亡者就能靈安。」

為助廣大受災民眾安身、安生,上人再度呼籲慈濟人要發出愛的呼喚——啟發人人心中愛,匯聚點滴成就復建家園的大力量。「啟動悲心,才能增長智慧;發揮智慧,才能得大福。同體大悲之心,就是轉動法輪的力量。」

滴水入大海

全球四十多國的慈濟人在街頭巷尾募心募款,即使是普遍貧窮的南非、玻利維亞、多明尼加等國,也有不少人響應捐款;上人讚歎貧窮而能喜捨,堪謂「貧中之富」。「點滴捐輸就是點滴造福。無論金額多寡,那一分誠懇付出的心最可貴。」

即使宗教信仰不同,大愛也能相互呼應。印尼奴魯亞‧伊曼習經院在八月十六日齋戒月前夕舉辦聚會,五萬人同心為台灣祈禱、募款。澳洲黃金海岸與慈濟結緣近二十年的安琪拉修女,八月十五日來到靜思堂,帶領大眾為台灣水患祈福。修女表示:「台灣人也是我的家人,對於台灣的災難感同身受。」

遠在他鄉者以虔誠祈禱遙寄祝福,身在台灣的慈濟人則日日為救災奔忙。上人哽咽提到屏東一位林師兄多日來投入打掃,雙腳長期浸泡在污泥中引發蜂窩性組織炎,昨天終於在法親們的「強迫」下住院治療。「我的心天天掛念難安。希望幫助人的人也要照顧好自己的平安……」

面對廣大的災區、似乎永遠清理不盡的淤泥,唯望就近地區能有更多民眾投入清掃。上人請大家持續呼籲「人助自助」:「當地人幫助當地人,才有足夠的力量!」

齋戒護生靈
 
「大家幸福了!平安就要感恩,有力量就要趕快付出。」二十日早會,上人感恩全台人間菩薩總動員,連日來不辭辛勞投入災區膚慰、清掃,大愛寸步不離。

二十日逢農曆七月初一,民間俗稱農曆七月「鬼門開」,不少人在此時敬奉三牲、燒紙錢等「普度」好兄弟。上人教眾要智信、莫迷信。

「鬼神怎會需要人間的物質?只有人類需要物資,鬼神所需的是人人虔誠和尊重。所以不要以祭祀為名而殺生,要『敬天愛地聚福緣』。」上人期待人人培養智慧的信仰,齋戒不殺生,才能減少天下災難。

面對此次百年水患,上人表示當前急需的,是實質力量幫助。「與其燒金紙污染空氣、殺生來祭祀,不如用最虔誠的心,幫助受災民眾重建家園。幫助人人離苦得樂,就是真正的『普度』。」

愛是無價寶

「愛台灣,就要保護山河大地。」二十一日早會上人開示,莫拉克重創台灣地貌,期待讓山林有一段時間養息、人有安全的地方長久安身立命。「有了家,心安下來,才能跳脫受災的傷痛,積極專心事業及復建家園。」

屏東沿海林邊、佳冬等地區,至今淤泥尚未清完,上人繫念災區復原進展。「十多天來,時時都想著鄉親的生活,有沒有好過些?」

由於下水道堵塞,只要一陣雨,污水又湧出。軍方將動用重機具進行清淤工作,因此慈濟志工暫緩清掃工作,轉而挨家挨戶膚慰鄉親,同時普查需要中長期援助的家庭。

海外已有四十多個國家為台灣發起街頭募款,即使是貧窮國家,也有釵h人盡己之力捐輸,匯入愛的未w海。看到這分愛的循環,上人欣言:「有愛不孤單。這一念愛人、助人之心,真正是無價之寶!」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